第一卷 第六章——区区贼子岂能亡我-《曾道人间惊鸿客》


    第(2/3)页

    “能,一定能。陈嬷嬷一定要保重自己,梁民乃国之根本,大梁至死不敢忘。”陈娟挣扎着要起来行礼,“至死不忘大梁。”

    安稳只持续了一天半,第二天下午的时候狂风大作,掀翻了临时搭建的雨篷,风雨交加浸湿了青石板,病患无法继续留在大街上。柴老先生腾出了自家的打谷场,自费连夜搭建起帐篷,尽管如此还是无法满足所有的病患,借着协商的机会,言嵘终于见到了柴老先生。

    柴家是月城的大户,经营钱庄生意,与诸位官员相交甚好。柴先生在月城沦于大虞之手时,还曾经自费援助镇北军昭和团,柴先生的小儿子便曾是一位千夫长,军将大多牺牲之后仍然积极组织年轻人抵抗,柴先生也是因此被暗中迫害而亡,柴老先生老年丧子丧孙,却依旧不改初衷,他们的钱庄至今流通着大梁的仁和通宝,大虞新派的刺史曾下过命令强征百姓手中的仁和通宝,积极鼓励使用大虞银刀,但是收效甚微。可以说,柴家是支撑月城姓梁的中流砥柱,这些年一直受到大虞官方的打压。

    柴老先生如今已是耄耋老翁,当言嵘担心他的身体健康时,老先生拄着拐棍挺直了脊背,“大梁有志门阀不止我柴家一户,没了一个我仍有无数个我,有人便有大梁,区区贼子岂能亡我!”

    “当年一役并非我大梁国力衰弱,两国联军伐我京都,援军阻于玉门江,京都将士死伤殆尽,后辈尚且如此,我等老夫岂会贪生怕死?”

    “公主殿下不必忧心,老夫活着一日,月城就不叫沧州!大梁待我宽厚,老夫必将死而后已。”言嵘大为震动,自觉起身长揖一礼,“有先生如此,我大梁收复兰陵十三郡指日可待。”

    “东京不比月城,处处杀机、步步惊心,公主殿下千万珍重啊。”

    “先生放心,言嵘必定不辱使命,还请先生多多保重。”言嵘看着柴老先生苍老的面庞,忽然觉得,这艰难的三年之约,不该只由王兄一人承担,她也要做点什么才是。“对了,柴老先生可知道黄明先生的动向?”

    “黄庭安乃水利专家,此等大事发生在月城岂有不去之理,十几天前便出发去白河堤岸了,还叫人带过话,此次灾情较为严重,最好早做准备,幸好有他提醒,医坊多备了些药材,百姓家中余粮也少买卖,否则今日之灾恐怕要严峻数倍。”

    黄明先生已经去了?但是前方并没有他的身影,否则按他的身份能力,治洪队不可能不采纳他的意见,又怎么会把灾情一拖再拖搞成如今这幅样子。言嵘心下了然,辞了柴老先生出门。

    话至此处,她已经差不多明白了前因后果,只怕黄明先生已经被大虞人扣押住了,虽然不至于灭口,但至少不会让他第一时间参与到救灾之中来,否则不是白白团结了大梁百姓的民心?届时,还要大虞的管辖做什么。

    太子亲自赈灾,这是要从根上祛除大梁的魂,将月城真正变成大虞的领土。她本来还想不通,太子为什么放着那么严重的洪涝不想办法,却研究城内的布防,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黄明先生或许会在明后几天莫名的出现吧?若是灾情太过严重,连黄明先生都无力回天,这顶治理不力的帽子又会扣在谁的头上呢?

    大虞的军旗飘在月城的上空,在疾风密雨之中猎猎作响,言嵘盯着那些旗子良久,愈发觉得那些紫檀色浓墨般恶毒。活生生的人命只是不起眼的数字,呈在通报灾情的折子上,圈在权谋的棋局之中,他们昔日温泉潺潺、春风和煦的月城,何时才能归梁?

    言嵘的眼皮一直在跳,月城上空黑云密布,直往人脑袋上压下来,气氛诡异得惊人,长歌几次欲探都被挡了回来。

    风雨就一直没有停过,由于天色阴沉过早点燃的油灯火苗飘忽不定,陈娟身体恢复了些许就直接来帮忙了,她见着这幅可怖的夜色,嘴里念叨着恐怕要出事。晚间的时候,真的出事了。或者说,太子他们治理灾情延误时机,本就是要出事的。

    白河堤岸决堤,全线溃败,洪涝汹涌直往城内而来,尉青山土质松软,江水经过尉青山的时候出现了塌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