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五十五章——得山川者得东陆 薛城进宫之后就被扣下了,虞帝铁青着脸坐在龙椅之上,六月份朝堂之上冰冷的大理石地面的寒气仍然丝丝透入膝盖,他只听那群臣子乱糟糟地说话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为自己开脱,而是下意识想言嵘怎么办,他被扣在这里,大理寺的人转头就会去抓她吧?大理寺是什么地方,多的是屈打成招,他担心她。 禁军抓到了夏侯非,刑部连夜开审,今早就拿到了口供,不仅承认盗图,对残害都察院蔡御史全家之事也供认不讳,最关键的是扯到了言嵘,言嵘就代表了他,所以也就是他花重金买通了江湖大盗盗图、还杀害朝廷命官,意图何为?通敌叛国。 一向在朝堂之上政见不一的诸位大臣,此刻不得不站成了一道战线,薛城沉默着没有对呛任何一句话。他又不傻,能在虞帝眼皮底下扣他这么大一顶帽子的人,除了太子还有谁?最终闹成了这样,恐怕也离不开父皇的默许。 大虞没有杀皇子的先例,就算是通敌叛国的大罪也只会流放边境,而虞帝曾经私下跟他提过让他出京驻守边境一事,所以薛城大概猜到了虞帝的意图,他是想得不错,可是言嵘却必死无疑。 虞帝起了杀心,那么他有的是办法说言嵘忽然生病暴毙,有的是办法让大梁吃个哑巴亏却不能发作,两国交际,一个人的力量本就是渺小的,死了便死了,连史书上都只有寥寥几个字罢了。 于国家而言,言嵘只是个和亲公主,是个政治符号,生死皆无关紧要。可是对薛城来说,言嵘是他的全部,是他的命。他不能认命。 面对群臣的指控与请愿,薛城出奇地沉默,虞帝很快下令将他关押进刑部大牢,太子主动揽下了押送他的任务。太子这么做一定是有话想说,所以薛城进了牢房毫不奇怪地看到他屏退左右。薛城还没来得及换衣服,身上依然披着昨日言嵘给他系的披风。 太子摩挲着拇指的玉扳指缓慢踱步,“七弟,大局已定,你输了。”薛城寻了个地方坐下,“太子殿下好计谋,子安甘拜下风。”是他高估了自己在太子心的分量,什么手足情深血肉之亲,是他自己想多了。 “兖州是个好地方,我替你请旨,去了就别再回来了。”太子自己心里也有些矛盾,薛城和他一起长大,他怎么忍心真的要他死?只要别阻碍他的大事,放薛城一条生路不是不可。 兖州是大虞腹地,绝对不是虞帝想薛城去的地方。太子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薛城就猜出太子肯定不了解虞帝相助促成此事的真正想法,或者说有可能是虞帝不想让太子知道。 “我可以走,”薛城,“但我要带走言嵘。”言嵘曾经提过想去封地,如果他们能够全身而退,离开京城也不是不可。反正太子即位之后,对梁政策大抵不会变化太多,他们还是能够勉强保持和平关系的。 “七弟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太子也坐在他对面,看上去仿佛一副兄弟促膝长谈的温馨模样,“父皇英明神武,怎么会看不出这只是一场戏?但他没有阻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 “你记得之前我们抓到的那个大梁情报处密探头子么,她临死前透露了一个秘密,大梁曾经给了夏两卷《山川》!两卷啊,谁知道会不会包括我们大虞,而且北魏出兵屡屡骚扰边境,五弟在黄州也不安分,秘密屯兵意图何为?大虞内忧外患,金夏联盟面临瓦解,如果拿不住大梁,恐怕大虞危矣。” 《山川列国志》是大梁周老先生所著,他和言嵘曾经谈起过大梁这位神奇人物。周老先生原名周平,字远川,曾经和大梁先帝言缺师从一人,后来弃政从医成了太医院院长,一生治病救人、著书传世。六十岁致仕之后,协助大雁宫在京城开设了济生堂,并将济生堂开遍了大梁境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