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六十四章——神明在上,无人渡我 正阳大殿里众人屏息以待,程远志站在虞帝身后握紧了手剑柄,虞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闭目养神,承宗是他最得意的儿子,在今年种种异象之前他都一直属意承宗继承大统,太子之位立了十余年,薛承宗没有对不起过大虞、也没有对不起他。他了解这个孩子,若非被逼无奈,断不会举兵逼宫。 太子做了些什么事情他都隐隐知道,他并非因此对其心生嫌隙,谁当太子不是如履薄冰筹谋算计的,这很正常,他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即位之前他当了十几年的太子,在老皇帝手下韬光养晦、暗筹谋,一边要想着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一边想方设法加速登基即位以免夜长梦多,他都明白,毕竟都经历过。 能最终坐稳这把龙椅的没有无能之辈,即位初期,三朝老臣仗着资高德重屡屡干涉朝政,军政大权旁,即便他品学兼备、能力卓绝,曾和那大梁太子言景并称东陆双子星,也少不得处处掣肘。 伐梁之战是他即位不久下的第一个命令,借着战争的非常时期笼络大臣,从陆望手分权,并逐步走到了真正万人之上的地位。掌舵大虞这么些年,他经历过不知多少风雨,无论是朝堂内政、还是后宫六院,亦或者是东陆列国,大虞这个名字在他手逐渐跻身了列国名册的首端,做到这一切的时候他尚不过半百。 几个小辈的玩闹又岂会让他放在心上,真正让他心慌的是天有异象。他当初虽被册为太子,但最终即位登基之路却并不光彩,几位手足兄弟也被他清理得干干净净,唯一存活下来的李王还是先皇拿遗诏保住的。 他虽不惧人却惧天,这么些年来他经常午夜梦回前夕,梦见惨死的兄弟如何折磨他、父皇如何责罚他,甚至梦见坠入地狱不得超生,年岁渐长,年少时期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早已被抛之脑后,越是活得久就越是不想死,即便贵为九五之尊,他终是有些怕了。 此次大虞国运不稳,上苍亦有警示,荧惑守心,不是皇帝死亡便是倒台,他需要一个顶罪之人,而现在试图逼宫上位的正是他最为欣赏的嫡出长子。 坊间流言泛滥,皆说大虞今年大灾大祸都是因为太子无德,意图谋反,唯有罢黜太子贬为庶人方能平息上苍盛怒,保大虞将来。可承宗没接那道旨却拿起了刀剑。 殿外的打斗声响仍在继续,虞帝从回忆回神,程远志接到了消息便俯身在他耳旁禀告,虞帝摆了摆手,“既然他有心,那就让他去做吧,朕累了。”说罢起身向内殿走去,铜墙铁壁已铸,承宗今夜不会成功,只要他肯认错、肯让出太子之位,他会留他性命送他出京。 太子和薛城缠斗不休,而他所带的人手已然涌过白玉广场,向着正阳殿方向去了。“你已经输了,别再挣扎了。”太子,“让开,我不杀你。” 薛城不回答,拿刀柄在胳膊衣服上擦干血迹,重又向他攻来。薛城进步很大,就连他也不得不全神贯注方能应付,但薛城今日节奏很乱状态欠佳,他从小就是这般,易受情绪左右发挥不出最佳水平。 太子心里默默叹气,他已经伤成这样了还不肯放弃吗,他竟不知薛城何时变成了这般执着的人。既然如此他也没什么好说的,路你自己选了,便怨不得他了。 太子所有招式都带了杀意,几个回合过后便一剑刺向了薛城手刀身,力量顺着刀身蜿蜒而上,震得薛城整条右手臂都麻了一瞬,太子趁此机会一掌拍在了他胸膛,薛城后退了数步才勉强站住,刀也掉在了地上无力再捡。 太子握紧了剑,剑锋的寒光耀过了薛城的眼,他虽勉强站着不能还手,但一枚短弩箭无声地从左手袖口里到了掌。鹿死谁手还未可分,他是决计不会认输赴死的。 靠近正阳大殿门口处站着一拨人,为首的那个冷眼看着广场内相互缠斗的士卒们,只看了一眼便略过了蝼蚁一般的他们,将视线到了稍远处的两个人身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