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微不足道的名誉-《曾道人间惊鸿客》


    第(3/3)页

    “处理掉这些刺客或者看着本王处理掉那些商贾,两条路给公主说清楚了,那就请公主自己抉择了,不过公主得思考得快一些,本王可没那么多耐心。”薛城说罢就从木箱取出了弓箭,对着假山比划,天蚕丝的弓弦在阳光底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这样珍贵的弦、宝贵的弓,第一次开弓竟是他为了逼迫自己心爱的女子。

    “这两个,我一个都不会做。”言嵘,“我选第三条路。”

    “第三条路?”薛城疑惑地看向她,“哪里还有第三条路。”言嵘不动声色,迅速从发髻上拔下了一枚玉簪抵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她毫不犹豫地戳了下去,饶是薛城眼疾手快地从她手抢走玉簪还是被她刺了一个窟窿出来,鲜血顿时潺潺往外冒出来。

    薛城愤怒地丢开玉簪,无视了她略带些得逞意味的眼神,抓着她肩膀,拿手帕死命按住她脖子止血,“这就是你所谓的第三条路?堂堂嫡长公主竟也是个没种的,遇到事情只会想一死了之,好啊,你想死得轻轻松松,那本王承诺你,等会就送在场所有的大梁人全部上西天!给你下黄泉作伴,如此倚仗公主可还满意?”

    “你……”言嵘有话想说却碍于伤势无法如愿。“传太医来,真想自杀就该带把匕首刺进肋下三寸才是,你的伤口不深暂时死不了!”劝住了言嵘,薛城便丢开按住手帕的手独自走开去,拿过那把弓搭上箭便连连射出三箭,带着火气的这三箭几乎要把其一个刺客的脖子射穿折断。

    他想不到言嵘会走极端,幸好他拦得快,再慢一些恐怕就真的如她所愿了,回想起来他后背都渗出了一层薄汗,握弓的手也忍不住发抖,要不是血腥场面顿时引起了在场那些大梁商贾的恐慌,恐怕还瞒不住他那一瞬的心慌,那些大梁人看到言嵘站在那里便开始呼唤她说着公主救我,薛城冷笑着把弓递过去,“要么你来,要么本王亲自来,你自己选。”

    肋下三寸不足致命,希望他的提醒被她听进去了。

    他们在期盼地望着言嵘,可言嵘还有什么办法呢,她只觉得心酸难忍,她不会武功无法带着他们突围离开,也想不到两全之法能够同时救下关百初和他们,甚至如今连死也不敢了。她到底是个不够聪明也不够狠心的人,要是此刻皇祖父或者王兄在就好了,那她就可以什么都不管。

    她有那么一瞬间真的就想直接撂了担子不干了,可是她不能,如今只有她自己陷在此处,不得不面对最为惨淡的命运,幸好昨天已经送走了长歌,起码能逃出去一个。

    大梁从不亏欠百姓,保护他们是大梁言氏的祖训,言嵘日夜谨记莫不敢忘。如今一边是大梁的商贾,一边是关百初,他们都是百姓让她如何抉择啊。

    宁负亲友,不负百姓,关百初跟在她身边多时,在她心里早就已经将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好友,更何况他曾出身大梁镇北军,言嵘这么想着,心便已经有了决断。

    杀了关百初才能救下这些商贾,尽管自己内心会备受煎熬,也得不到他们的原谅。可若她不动手,死的就会是他们所有人。但她一旦动手,在场的那些商贾便会彻底失去对她、甚至是对大梁言氏的敬畏与尊敬,他们遇到危险的刹那第一时间就会来寻求大梁言氏的庇护,延续百年的习惯竟要在她手断了。

    可也只有她动手才能最大程度的减轻关百初他们的痛苦,到那样的境地里死去会比苟延残喘幸福。那么,就让所有的指责与谩骂都冲她来吧,名誉比起这些并不重要,若是她自己一个人的名誉,那就更加微不足道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