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才不知道陛下是何用意,在大梁的国土上不敢造次,因此说了谎,”薛城面不改色地解释,好像刚才出尔反尔的人不是他一般,“令妹是我今生挚爱。” “那你不妨告诉我们,虞国在大梁境内埋了多少眼线暗桩,拟一份名录吧。”言铮步步紧逼,“王妹近来为此事甚是头疼。” “不行,”薛城果断拒绝,“陛下想我做的我都可以做,但条件是不能伤害大虞和大虞的百姓,大梁亦有密探潜伏我东京,让我交代东京密探陛下不觉得有些过分么,再说我一人绵薄之力如何能知道大虞全局呢,陛下莫要为难。” “那你总知道来此所见之人吧,我朝官员之哪一个是你的线人?”言铮再进一步,逼迫薛城。 他这次前来大梁是单独行动,并非受虞帝所指派,而且薛城已经被贬谪至冀州无法回京,这个时候他来大梁,自然是为了筹谋他自己的计划。倘若他连这个也不能说,那他的诚意堪忧。 “无可奉告。”薛城当然不能说,如果言铮问什么他说什么的话,那他还能做什么?言铮没有拿出寻常的说辞,“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拿什么显示你的诚意。” “青城。”薛城说的不是定州,而是青城。 言铮顿了一顿,“哦?” “陛下想收回青城,我愿相助。” 青城是大虞从大梁拿走的最后一块土地,言铮自然是想收回的,只是如今青城被薛子晏占据,若非里应外合,要收回来难上加难。如今,薛城愿意做那个牵线之人,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青城的回归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也是薛继沣无法做到的。青城就是薛城愿意做出的让步。 言铮不由得有些佩服薛城,即便在气场形势都被他压制的情况下,还能迅速理清楚头绪抓住自己的节奏实属不易。 不过薛城能提出这样的意见,并非出自他真心相助大梁,言铮稍一细想便能明白薛城为何如此。 薛子晏虽然盘踞在青城,但他是个皇子,当初封王来到这里的理由便是养病。薛子晏自幼体弱,这样一个虚弱的王爷怎么可能由他亲自领兵呢。 定州真正领兵掌权的是宁远将军周子期,他之前一直在京供职,曾是虞国先帝的亲信之一,随着薛子晏一同去的定州,如今也是花甲老人了。 他手底下有两个营的武威军。恐怕就这就是薛城想要的。 薛城如今被贬谪至冀州当了一个闲散武职,自然是不甘心就此败的,所以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兵力。毗邻冀州的定州便是最好的选择。 各取所需,言铮很满意薛城的反应。 “好,依你所言。”言铮重新斟茶,“两个月为限交付青城,作为回报,大梁助你再掌兵权重回东京。” 薛城端起了茶盅,“合作愉快。” 言铮不言,径直饮尽,待他看见薛城依旧未动时,忍不住道,“看来殿下依然有顾虑,难道是怕我下毒?” 薛城淡笑,“不怕,令妹曾说大梁不兴这套。”他只是感叹自己段位不够,看样子合作似乎两厢有利各取所需,实际上却是大梁占尽好处。 他若是乖乖合作,能不拿出点诚意来么,于他而言最好也是最容易的事情便是助大梁收回青城,这样他还能借机整顿定州武威军收归自己手下。大梁不需费多少兵力便能从大虞手拿回最后一块失地,俘虏城的大虞百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