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送走杨晓燕与杨小满之后,周沫建议杨老九先去买个手机。 “咱们突然就在市里住下来了,外婆肯定会挂心的。 妈妈的手机号我早就背下来了,咱们买了手机,就可以随时跟家里联系了。” 杨老九点了点头,带着周沫去了不远处的一家手机专卖店。 周沫站在柜台前,看着柜台里面那些“老古董”手机下面的标价。 普遍要三四千啊! 她情不自禁地把它们跟几年后同等价位的智能手机相比较。 屏幕小、内存小、像素低、功能少…… 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充一次电能用好几天这一点了吧? 总之,她很看不上柜台里面的这些手机。 杨老九挑了一个价格低廉、音量超大的老年机,一回头,发现自家乖孙女正看着一个粉色的滑盖手机发呆。 杨老九便对卖手机的小姑娘招了招手,道:“那个粉色的也要了。” 周沫立即反对:“外公,我不需要。” 杨老九道:“咱又不是买不起。买一个装口袋里,万一咱们俩走散了,打个电话就能找到对方。” 周沫一听,觉得外公说得很对。 看不上归看不上,买一个打打电话还是有必要的。 …… 接下来的几天里,周沫和杨老九去了好几家房产中介,把靠近西郊那些待出售的老房子看了个遍,买了其中的二十多套。 他们买房,一不看面积,二不看房龄,三不看质量。 哪怕墙体有裂痕,哪怕屋顶漏水、四面透风,只要没有产权纠纷,稍稍还一点价之后,就会全款购买。 把那些房主和房产中介高兴坏了。 有个聪明的中介猜出了一点眉目,却因为不敢十分确定,害怕亏损,就没有选择跟着买进。但他决定,等那对土豪祖孙再来的时候,他要把房价往上抬几个点。 只是他注定要失望了。 随着那二十多套老房子的房产证陆续到手,周沫和杨老九收手了,不再买老房子了。 他们装修世纪新城的那两层楼去了。 找的装修公司,正是世纪新城售楼处汪经理介绍的那家。 汪经理接到李老板的感谢电话时激动坏了。 杨老爷子还是记着我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