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本王现在要宣布一道太后懿旨,文武百官跪下听旨!” 太后懿旨?直接下给藩王的太后懿旨? 殿上一阵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起来,纷纷议论起来,宁王如此大动干戈,原来是要宣读太后懿旨了。 难不成皇上出了什么意外?众多官员心中这样想,因为按照明朝的规矩,除非是皇帝驾崩,或者没有皇帝,太厚的旨意才能走出宫门,看来北京城是出了十万火急的大事啊。 底下文武官员心中惴惴不安,彼此窃窃私语,互相交流信息。 刘养正见状立刻带头跪倒,一套接旨的标准动作,高呼一声:“臣接旨。” 李士实微微一笑,大喊一声:“众臣子还不下跪接旨?”说完也随着拜倒,文武官员见有人下跪,顿时纷纷离席朝着高台上的宁王跪倒下拜。 宁王看着下面跪倒的众人,心中隐隐有种恍惚感觉,好像胜利在握一般。 眼见众官员依例跪倒,宁王咳嗽一声,高声说道:“仁德至下,太后懿旨,先帝在时,苦于久无子嗣,为安天下民心,抱养民家养子,本意是想待有了亲生骨肉,再宣明真相。 奈何,先帝因病暴毙,正德继承大统,此子并非朱氏子孙,却继承我朱家江山,紊乱宗祧,使我列祖列宗不得血食。本王现奉太后密旨,令我起兵讨贼,入朝监国。” 宁王说完扫视片刻,宫殿上就象捅了个马蜂窝,这通乱呐,嘈杂惊骇声、追问呐喊声不绝于耳,许多官员冲动地站了起来,激动的满脸通红,质问求证。 其中一名官员拱手质问道:“宁王爷,您说奉有太后密旨,请问,密旨何在?请取来与我等一观”。 宁王双眼微眯,冷笑道:“本王的话你是信不过吗?” 那人哈哈一笑,朗声道:“没有太后亲笔的旨意,何以证明当今圣上不是先帝骨血?仅凭王爷一面之辞,就要我等朝廷官员听命造反么?” 宁王大怒,铁青着脸道:“混帐,本王会信口雌黄么?你不必多言,本王立刻就要起兵讨贼,孤只问你,可愿保驾前往?” 宁王话毕,只听甲叶子哗愣愣作响,两个提着锋利长刀的王府侍卫已经冲到了那名官员的身后,往那儿一站犹如两头鹰俯视着一只小鸡。 即便如此那人依然不惧,义正言辞骂道:“你说什么?保驾?你居然敢自称御驾?可知天无二曰,臣无二主,太祖法制具在,哪个大胆敢行违悖?” 宁王一咬牙,乾指喝道:“把他拿下!” 宁王被他戳破心事,不禁恼羞成怒,喝道:“先帝无子,孤奉太后旨意监国,便是皇帝一般,何来篡夺之说?你小小按察副使,竟敢直斥本王,来啊,把他也给我拿下,推出殿外立即斩首!” 众官员偷眼望去,只见方才还怒目喝骂的两个官员现如今只剩下一颗头颅,被人提住头发,颈下血肉模糊,不禁骇得面如土色。 宁王阴恻恻地一笑,扫视了眼那些官员,狞声道:“还有那个敢质疑太后诏命真伪的,站出来!” 殿上鸦雀无声,再也无人敢出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