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五十三章 中阳县发展-《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2/3)页

    “兄长护着史道长他们在后面,明日一早便到。”刘新回答。

    “甚好。”刘辩转而对荀谌等人说道:“今夜打破山贼,擒住张石,多亏诸位相助,”刘辩说完便做了一个四方揖,众人纷纷回礼。

    关上城门,县兵站岗,刘辩等人一众回了县衙。堂上刘辩高座,显然还有事情要交代,对于山贼们的处理,荀谌站出来提议道:“山贼之扰,困中阳县百姓许久,罪大恶极者当斩,罪责轻缓者从轻发落,或为奴,或关押。”

    “关押就不必了,罪责轻的,全部为奴好了,县城初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人正是劳动力,可以派上用场。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让窦谅协助你。”刘辩说道。

    “诺!”荀谌答应,窦谅也出来作揖。

    “如今山贼已除,诸位回去尽早休息,明日一早,其他事情再议。”刘辩说完,众人纷纷行礼这才散去。

    第二天,刘同护着史子眇、韩奕等人终于到达了中阳县。刘辩带人出城相迎,众人相见,分外高兴,史子眇到还好,这一路虽然颠簸,他到还经得住。韩奕就不一样了,他见了刘辩就直呼痛快,尤其是在听了何安详细了讲述了他们这几天在中阳县发生的事情,韩奕更是面露喜色,连连称赞刘辩杀伐果断,荀谌足智多谋。

    午后,张石等一众十多个山贼被押到菜市被斩首,围观的百姓高声呼喊,纷纷称赞中阳县来了一位青天王爷。至此山贼一事顺利落幕,中阳县彻底被刘辩稳住,城中百姓的民心也彻底归顺。西河郡内虽然还有山贼,但目前都不在中阳县内,刘辩暂时也管不到那么远。

    接着对怎样发展中阳县的问题,刘辩等人展开了商议。首先是官员任命问题,荀谌为县令,窦忻为县丞,范稚为县尉。这三个人都已经定下,不做更改。而后韩奕和窦谅都为从事,协助荀谌做事。

    刘同和刘新带着五百禁军与王越手下六百兵卒混合,裁剪一些人员之后,实编一千人为县兵。刘辩身为中阳县王,这中阳县所有事物以及官员任命都有他决定,所以他拜王越裨将军,统领一千县兵负责中阳县治安和巡防,刘同和刘新任门下督盗贼,协助王越。

    因为先前刘辩从窦氏那里购买了六间大商铺,其中一间交给了史子眇,让史子眇继续开设酒楼。因为史子眇是道士,他也不想当官,便直接做了酒楼掌柜,而这个新开的酒楼,刘辩也起了一个很大气的名字,叫中阳酒楼,于是史子眇就正式成为中阳酒楼主事。

    随同史子眇而来的一百多孩童还需要安置,刘辩便决定拿出两件大商铺合并改建,建立中阳书院,由周进这位老先生担任院长,教导这帮孩子。周进一听刘辩的这个安排,他心中大喜,口中却称自己无德无能,难堪大任,刘辩安抚一番之后,周进才欣喜的答应。

    中阳书院改建和中阳酒楼建立的事情则由夏恽全面负责,至于何安,他只需要跟着刘辩就行,什么事都不做只负责吃才好。最后剩下尤俭,刘辩则是免了他的山贼身份,消了他以往的罪行,而后又任命他为中阳县城门令,负责看守城门,归属在范稚的手下。对此尤俭特别满意的接受,范稚也欣然同意。

    而后则是土地分化的事情,因为中阳县土地合并严重,先前窦忻提出他们窦氏献出霸占土地,这件事刘辩已经答应了。而刘辩又提出光窦氏献出霸占的土地还不行,县衙的粮食并不多,光靠衙门开仓放粮也支撑不了多久,所以其他的士族也要出力,窦忻直接包揽了这件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