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五十四章 中阳酒楼-《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2/3)页

    可惜中阳县太小,各种鸡鸭鹅什么的也不多,现在又是临近秋天,鸡仔这些都不适合,刘辩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还是把这个事情提议给荀谌,荀谌暂且记下了。

    于是在整个中阳县都进入到忙碌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刘辩就完全沦为了一个清闲的人。当然了,县衙的公事他不怎么参与,但是练习剑术什么的他还是很积极的,毕竟王越虽然天天要练兵,但他也会每天检查刘辩的武艺。虽说重剑术还没有开展,但是这轻剑术,刘辩已经差不多是如火纯青了,没办法,谁让这位刘爷骨骼惊奇,天赋异禀呢!但是王越本着身为师傅应当履行教导徒弟的义务,他检查每天要检查。

    而相比较刘辩,中阳县还有一位更加清闲的人,这位就是何安了。刘辩好歹每天还练练剑,这位何安公子连个木头都不愿意挥动一下,堂而皇之的还说了:小爷好不容易吃饱的肚子,没动两下手就特马感觉饿了,你家的粮食让我管饱吗?

    何安的理论没有人敢反驳,毕竟大家现在都吃官粮了。自从上次开仓放粮了整整五天,县衙府库的十万石粮食已经耗去了五万石,再加上奖励兵卒,抚恤贫困百姓等等的,又耗去了一万石。府库只剩下四万石不到的粮食,加上现在田地工作刚刚展开,这些粮食只能够勉强维持中阳县的县衙工作而已。

    这一日,刘辩与何安两个人与常日一般的无所事事,这就来到了中阳酒楼。与史子眇打了招呼,两个人往楼上雅阁一座,西河酒一开,小酌起来。何安那美的样子,小眼一眯,胖手捏着碗边,浅尝细品,这西河酒就是要细细的品。

    要说何安这喝酒的毛病也是和刘辩的学的,在大汉,未满十六岁的男子是不能饮酒的。刘辩与何安两个人哪个到十六岁了?刘辩九岁,何安十三岁,发育都还没有发育的。嗯!何安已经开始发育了,他已经知道他的小鸡、鸡上开始长毛了,这个事情他还特意跟刘辩炫耀过。

    辩爷,我有鸟毛,你有吗?

    胖安,你个鸟毛!

    西河酒一问世,大受欢迎,整个中阳县百姓都很喜欢。因为常年接触匈奴之类的胡人,并州本就多有侠义忠信之辈,百姓乡勇崇尚武风者多,饮酒自然不在话下。西河酒醇香浓烈,一口入喉,辣烈无比。何安自从喝了第一口也是无比热爱,所以只要刘辩要去中阳酒楼,他一定要跟着去。为了打响中阳酒楼的名气,刘辩也现在只在中阳酒楼才会喝西河酒,其他时候任何地方,他都不会喝的,虽然仓库里面还有很多。

    所以在刘辩的引导下,好酒之人多来中阳酒楼汇集,西河酒的名声已逐渐在西河郡响起,中阳酒楼之名也被传开。而更多的人除了专门来喝西河酒之外,更是为了一睹中阳王刘辩的风采,所以每一次刘辩来到酒楼,都有很多人围观,一开始是出于好奇,但是看的多了,百姓们也就多习惯了。当然百姓们看见刘辩肯定是会跪地行礼的,而刘辩也不是一个在县衙里面待得住的主,整个中阳县都快被他跑遍了,百姓们有时候一天能见到他七八次,跪地就要跪个七八次。于是刘辩便下令,若是百姓平常无事见到他只需面对作揖行礼即可,无需跪拜。

    这个指令下达之后,百姓们纷纷大赞中阳王殿下仁德随和,体恤百姓。所以如今刘辩进了中阳酒楼,一路上就有许多百姓在面对着他作揖,甚至就是坐在这雅阁里面。因为雅阁的窗户开着,正对着酒楼二楼的大厅,大厅里面许多的酒客路过窗口看见刘辩的时候,也纷纷都对着窗户口作揖。不明白的人见了还以为是在拜哪方的神,遂就有人问了,然就有人答了,于是去对着窗口作揖的人就更多了。

    雅阁外面很热闹,雅阁里面的刘辩和何安就很无聊了。荀谌等人都很忙,连夏恽都被拉住给他算账目了。原本刘辩还想叫着韩奕一起过来喝酒的,毕竟当初这几个人在洛阳城的时候就常在一起行乐,但韩奕今天要去乡里面对户籍,只好拒绝了刘辩。韩奕和夏恽都没有时间,其他的人就更不用去想了,就连尤俭还在城门口帮着刘同修筑城墙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