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一百一十一章 雁门郡(下)-《汉末之我为刘辩》


    第(2/3)页

    “诺!”李愈应答。

    “辩爷还交代了,此战过后,会让你在雁门郡任职,目前暂时定下你为雁门郡郡吏一职。”高顺说着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我会向辩爷保举你为雁门郡长史的,料想最低也能够为你谋得个郡从事的。”

    “多谢高统领,能为郡吏,在下已经心满意足。”李愈笑着回答,他的笑容很真诚。李愈是以并州十五吏出仕,如今尚为西河郡中阳县吏。别看县吏与郡吏只相差一个字,其中的资历、待遇却是相差许多,李愈不过出仕一年不到,从县吏升为郡吏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晋升了。

    “你到任雁门郡,所做只是尽心尽力,我保举你不过是看中你的人品和才学。你又自称为西河郡王门生,料想辩爷也不会亏待你的。”高顺说着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继续说道:“你和那个叫林诵的算是并州十五吏当中的佼佼者,我听韩太守说林诵在定襄郡颇有功绩,大家都把你们看做是竞争对手呢!”

    林诵此人,李愈自然晓得,只不过林诵虽然颇有才学,人品上佳,但奈何性格孤傲,平常不喜与人交流,所以李愈和林诵并未有深交。

    这下听到高顺提及,李愈连忙拱手手说道:“在下只是为殿下尽心而已,不曾有与人比较之心。”

    “你这人,就是太拘谨,太谦虚,该争的时候肯定是要争一下的嘛!”高顺说着便摇了摇头,他心道:你若是不争,安爷那些家伙肯定会觉得你不合群,到时候跟你开什么小玩笑,就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了。安爷那些家伙,可是坏的很的啊!

    “诺!”李愈并未解释,只是应答了一句。

    高顺刚想再说些什么,远远的他就看到了几个人快步走了过来,高顺认得为首的一人,他更是知道此人与张辽还有血缘关系。快步而来的这人正是张辽的兄长张汛,在张汛的身后还有张辽的族兄张泛,这两个人颇有勇武,在雁门郡内也有一定的名望。

    在张汛和张泛的身后跟着的都是张家的族人,当日张辽给张汛写信,信中表明希望张汛带领张家众人投效刘辩,如今张汛和张泛能够出现在这里,便是这两个人听了张辽的建议。

    张汛不仅有武艺,头脑也很好使,他在得知张辽已经成为刘辩的亲卫长,还又任了帐下督盗贼一职,这位张家年轻一代的领头人的心思立即就活络了起来。

    刘辩是什么人?大汉皇子,西河郡王,名望已经传遍整个大汉王朝,或许有人没见过刘辩的真面目,但鲜少有人没听过刘辩的名号,从炼丹风波到太子位之争,又于离石县率领八十骑冲阵,如今更是率军北上草原抗击鲜卑,这一桩桩的事情,张汛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张泛更是对刘辩推崇有加,不为别的,但是率八十骑冲阵,这样的豪情壮举就让张泛打从心底里对刘辩佩服。要知道刘辩当时才九岁,张泛自认别说是他九岁了,就算是他现在也做不出来这样的壮烈举动。

    并州儿郎重侠义,轻生死,尤其敬佩勇武之人,显然刘辩如今已经成为并州境内少年儿郎的偶像人物。

    再加上张家如今的处境,要想振兴家族,重振家族往日荣耀,在这近乎凋零的大汉王朝有所出路,张汛和张泛一合计,投效刘辩无疑是如今最为明智的选择。

    所以在韩说等人到达雁门郡阴馆城的第二天,张汛和张泛就带着张家族人、食客将近三百人前来投效。毫无疑问,这两个人的投效为韩说直接解决了士族豪强这一方面的麻烦,有张汛和张泛代表张家做了表率,雁门郡内其他的士族豪强随后纷纷表示支持刘辩,支持韩说治理雁门郡。

    “高统领,西河郡有车马到来,运来粮食、酒水、兵器、盔甲等,人已经到东城门口了,在下特来请示。”张汛迎着高顺拱手行礼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