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意动-《东宫锦字录》


    第(2/3)页

    这是一招以退为进。

    倘若和亲之事势在必行,那整个京城中,本就挑不出多少合适的人。

    若来的是西戎王的其他女儿倒也罢了,金颜既是长乐公主所出,自然不会入宫为妃。友邦的公主也不能怠慢,数来数去,就只剩下襄王明澜。左右他的婚事还未过明路,尚有转圜之余地。

    太后岂会猜不透秦贵妃的主意,但这位老人心思通明,自然也知其中关键。

    自打姜云入宫起,她和襄王就站在了对立的两端,但她不可能不顾大局。姜云没有丝毫的阻拦,只是顺着秦贵妃的话,用太后对长乐长公主的怀念另做文章。太后惦念女儿,寄情于人,自然会想把金颜留下,延缓她的婚期。

    酒过三巡,群臣相继离宫,使团也拜别皇帝。

    宴酣之余,姜云与金颜低语:“听闻公主喜爱大雍风物,过几日,我带你瞧瞧这京城?”

    金颜自然答应。

    姜云和明燎携手离开,至四下无人之处,她半慨半叹地说:“秦贵妃属于金颜公主。”

    明燎冷淡地应道:“襄王不见得会有此意。”

    姜云笑了一声:“这一次,他可没有推脱的机会。”她说着忽然一顿,敛起玩笑之心,“还要看陛下的心意。”

    语中没有迟疑。皇帝未必会答允,而且,他们知道一个秦贵妃不知的消息。

    想到这里,姜云又问:“襄王心中有数吗?”

    明燎淡淡回答:“过些时日自见分晓。”

    姜云道:“祖母主动将她留在身边,倒有一个拖延时间的好理由。”

    明燎赞了一声:“聪明。”

    他一向赏罚分明,而姜云此举正合明燎之意。她眼里的大局,从来不是所谓的和亲,也不会因为大局,放松对襄王的戒备。而且,真正顾全大局的人,不该促成这桩婚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