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携手火花-《无限垂钓系统》
            
            
            
                
    第(2/3)页
    “去我办公室。”秦锐伸手示意。
    坐下喝了喝茶,李昊直奔主题:“秦总,我想和你们合作。”
    “什么样的合作?”秦锐问道。
    “这里面有一百枚石墨烯芯片,性能超过五纳米制程的硅基芯片。”李昊拿出一个盒子,将其递了过去。
    “李总,破晓芯片厂已经能量产了?”秦锐难以置信的问道。
    “量产技术早就解决了,注册破晓芯片厂的时候,芯片厂的生产线,也差不多做好了。”李昊笑道。
    “李总,你可真能忍。”秦锐感慨万千。
    “彼此彼此。”李昊笑道。
    “呵呵。”秦锐笑了两声,打了一个电话。
    几分钟后,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拿走桌子上那盒芯片。
    “秦总,听说你们在研发智能驾驶技术?”李昊问道。
    “嗯。”秦锐也没否认。
    “我的大地电动车厂,即将生产出第一辆电动车,电池采用石墨烯电池,预计续航里程三千公里......”李昊说道。
    软件研发组搞定了电动车的操作程序,却没研发出无人驾驶技术。
    若能携手火花集团,大地电动车定能一战成名。
    “程序兼容问题,还得双方协作。”秦锐说道。
    “嗯。”李昊十分赞同。
    操作程序和无人驾驶技术,虽然都是程序,却有不少差别。
    火花集团掌握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技术,对电动车的作用十分巨大。
    李昊麾下的研发大军,主要攻克对象为材料、机械、软件。
    现在去研发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一时半会难以出成果。
    为了尽快实现收益,赚取更多的研发资金,李昊只得跟国内的企业携手。
    合作达成意向,剩下的问题,交给相关负责人和律师。
    离开火花集团,李昊到处转了转,看了看风景。
    “光学镜片前景可观,既然弄出来相关技术,那就弄个工厂。”
    负责光学材料的研发组,研发出不少性能优异的材料。
    有材料有钱有人有机器设备,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回到工业园的李昊,打开技术库,看了看积累的技术。
    之前无法实现量产的技术,现在量产难度不大。
    一是技术积累够了,二是世上能买到相关物资。
    比如,几十年前的时候,研发蘑菇蛋很难。
    以如今的年代,研发蘑菇蛋并不费力。
    科技一直在进步,各种东西的制造难度,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
    “材料研发组的人,对机械研发组的情况不了解,机械研发组的人,又对材料研发组的情况不熟悉,有必要整合一下现有的技术资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