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仅仅十几分钟就已经定好接下来的改造方向,以及各个任务的分配,房间内几个年轻人聊的声音很大,站在门边上不知道听了多久的两个教授对视,各自微笑。 其中一个头发半白,嘴角上扬,相当得意的教授,指了指自己。 我的学生,看看怎么样? 不错,有我当年的风范。 两个教授各自动作吹嘘了一番,随后推开门,几个正在聊天的年轻人愣了一下,“老师好!” “陈教授好!” “都商量好了?” “对,第2轮我们想做智能仓储式机器人。” “很好,有点想法。不过搬运动作,没有你们想象的简单,电脑拿过来,我跟你们讲一下多轴联动技术。” 沉稳的声音,接下来的几天,北大团队不断的深入学习实践改造。 与此同时,其他各个高校。 学生们也发挥着主体性,“老师,我觉得机器人要是能遛狗不错,就是见到人,要拉紧绳子判定周边环境还有路线。” “你们下楼梯都要倒,还想着遛狗!算了算了,刚好也优化下,道路适应性。” 南开、厦大、华科……无数个高校对本轮的赛制很快的分析透彻,进行改造。 而相比底蕴深厚,有指导教师的高校团队,普通大学的学生团队,这是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 “兄弟们!” “你们看这电影拍的多酷炫!” 看电影取材的几个年轻人围着屏幕指指点,“我们就要做他这种!” “外骨骼!” “话说机器人有啥好做的,我想搞机甲!” “得了,你有钱吗!” “说好的这次我掏500,多了没有!” “这么有钱,我出100!” “50!我这个月生活费都见底了!接下去都要去吃馒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