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着几十组团队分散在宽敞的广场,有的跟楼梯杠上,有的走几步跪一步,有的操作着直接撞到别的组的同学,赶紧道歉。 如果从天空往下看,能看到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小点,勤勤恳恳。 与此同时,实验室内,张新华看着实机视频以及传感器各个部位发过来的实测数据,“腿部弹跳还得改,脚关节还不稳。上楼梯偏差度还得调。” 细碎的声音,不断的记录,接下来几天,时间过得飞快无比。 余兴旺甚至有些恍惚,只感觉眼睛一睁一眨一天过去了,一睁一眨又到中午了。 越到后面,时间消失的越快。 直到比赛前一天。 “明天就是比赛了。” “啊?明天?这就到了!” 余兴旺提高声调,食堂内四人扒饭扒的很快,“我还有很多地形没测,而且昨天,还装了新的配件,改了一下脚,都” “来不及了!要不我们就晚上,抓紧测一下。” “要是早几天就不用这么紧了。” 有人抱怨,有人开口,“早几天我们不都在玩游戏。” 说到众人就心塞,再来几天,也不会这么匆忙上场。 “明天!加油!” 4个人握拳对碰,4张紧张严肃的表情。 深夜10点,广场的路灯亮着无数只团队,都在忙活。 与此同时,腾盛早两天就宣发的公告下。 【7月23号,燕京体育馆,第1届大学生编程大赛第3轮及后续比赛,将于现场进行比拼,有兴趣的观众可以观看比赛现场。 同时本轮比赛,依旧在线上同步直播。】 早就知道体育馆要比赛的燕京市民晚上早早睡下,纷纷期待明天的比赛现场。 网友们也在评论,“总算要来了!要不是燕京太远,我就想去现场看一看!现场摸摸机器人!” “闹钟定好了,明天准时观看!” “已经毕业,学弟学妹们加油!” 次日。 100支团队,总共600多号人,坐着十几辆大巴,浩浩荡荡的向燕京体育馆出发。 大巴上,余兴旺看着手机屏幕的操作细节,嘴唇微动,默默背诵。旁边的女生,则是转发鲤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