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5位候选人全体投票结束。 包文光,通过率78%。 项温韦,通过率53%。 柳夏瑶,通过率18%。 …… “包文光、项温韦进入复审。” “接下来,地学。主要分科,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古生物学,候选人27位。”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候选人估计大部分都要淘汰。每个研究方向,增选人数都是恒定,增选院士至多1~2位。 同一个领域,如果只有3~5位竞争选手,选上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像这种27位,淘汰的候选人估计都要参加下一届。 推荐名字也繁杂了很多。 “我推荐唐鸿祯。” “陈思思,她已经参加过五届增选,几乎跑遍了华国,去年出了一套专业的地理编书,华国地质专精,各位可以参考。” “陈浩教授,没有比他更适合上选的。” 随着杂乱的声音,推荐人说着说着开始气急败坏,有人拍了一下桌子,指着对面,“陈浩除了埋头写论文,发那些狗屁都没用的论文,他还干了什么?去年我见过他白的跟小姑娘似的,陈思思黑的跟炭一样!他能上候选名单我都惊讶,你还推荐!谁给他的候选名额!!” “陈浩怎么就不行了!他带各种国家奖项带了几个,还评了长青!陈思思除了评了一个地理奖还有什么!什么成绩都没做出来!” “她是不爱评那些虚的!她对地质的了解不比我差!” “什么奖项都评不出来,还不玩虚的!有功底,什么奖都能评上,有实绩就有奖!你要是单论黑不黑,也不见得你有多黑!” 随着两个推举不同人的院士开始吵架,其他人习以为常,对相应看好的人,能争肯定是要争。 十几分钟后,吵得唾沫飞扬的两人,也结束对话,大家也相对对两位候选人了解一些,心中有了决断。 而接下来随着一个又一个方向,不同领域的候选人摆在一起评价。 “化学工程……” “高分子工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