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反而让关平驻扎在江陵西北方向的小城纪南城。 在安顿好骑兵后,廖化同样不入江陵城。 而是将带出城的数百丁壮转移到东北方向、距离江陵稍近一点的故楚都,郢城。 以此作为两边的一个支点。 按关兴的说法,这是因为关平这八百骑作为当下仅有的机动力量,留在城外能起到更大作用。 而且分兵扼守北边两个据点,一来能确保敌军无法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二来也能给后续的关羽大军留下一条通路和立足点。 不至于轻易被敌军阻断。 麋威不太懂这些,只能相信大腿们的判断。 是的,廖化关平来了之后,他自我认定的大腿数量就自动加二了。 哪怕他其实连关平的面都未曾见到。 总之,这日协助关兴等人处理了一些后勤调度的事情后,潘濬突然派人请他去州牧府一见。 理由是有些军务上的事情要交接。 …… 去到州牧府,潘濬正在指挥人搬运木头石块。 “关兴缺乏守城经验,只知储备箭矢,不知道飞石滚木同样重要,我这边先帮他准备好了,你回去记得提醒他。” 话说,自从麋威在江陵城搞了一轮“优化”后,潘濬的工作态度果然积极了许多。 这两日充分发挥一位州治中该有的作用。 州部、郡府合作无间。 麋威的后勤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忙完一轮,两人坐下歇息,潘濬道: “说起来,你拜我为师已经有些时日,我也该正式传授你学问。” 麋威闻言第一时间想到,这是对方见援军已到,江陵不再危急。 于是通过自己这个弟子与关羽修复关系。 就像麋芳那样。 怎么说呢? 肯定是好事。 不同于才干平平的麋芳。 潘濬这老登有真本事。 一旦跳反,绝对能动摇全局。 于是麋威恭敬拜道:“请先生赐教!” 潘濬满意点点头,又道: “我师承大儒宋仲子,以五经之学为纲,兼修诸子学问。” “你既成了我入室弟子,当然要先学经。” “我师曾编修《五经章句》,你就从这学起吧!” 说着让人给麋威抬上来一大摞竹简。 麋威打开其中一卷,读了两三句。 脸顿时扭成苦瓜状。 这也太难了。 比高数都难。 地铁老人.JPG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