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麋威不假思索反问: “敢问君侯,也敢问诸位将军,一郡两千石的权势,比之假节钺董督荆州事的前将军如何?” 关羽笑而不答。 而在座其他人则纷纷起哄:“远远不如!” 麋威又问: “若遇到战事,六百石的从事中郎奉军令调度郡中兵马,敢问两千石的太守敢抗命不从吗?” 众人又起哄道:“当然不敢!” 麋威摊手道: “既如此,所谓两千石的权势,不过尔尔,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众人纷纷笑着称是。 麋威这才转回关羽: “不瞒君侯,小子之所以放弃‘五官掾’而选择‘从事中郎’,还有一层考量!” 关羽抬手:“说来!” 麋威道: “昔年大王还是左将军的时候,我家大人(麋竺)曾与简(雍)、孙(乾)二公一同担任左将军从事中郎一职,乃是毫无疑问的心腹之臣。” “其后,三公与大王共患难,同富贵,十数年生死相随,始终不离不弃。” “所以小子今日斗胆,也想以‘从事中郎’一职与大王,与君侯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此言一出,满场叫好不提。 难得关羽也动容失声道: “麋子仲果然生了个好大儿!善,甚善!” 这之后,一切顺理成章。 关羽命人给麋威赐下绢帛,宝剑,骏马。 皆是前番北伐所得。 而最重要的,则是一枚刻着“从事中郎”的铜质官印。 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代表六百石到一千石身份的“青赤绀”三彩绶带。 其他配套的饰品更是一件不落。 印绶齐备。 从这一刻起,麋威就是一个正正经经的汉官了。 这跟督邮、功曹、五官掾这种郡太守的门下私属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 而考虑到“从事中郎”的印绶是早就准备好的。 说明关羽这个任命,很可能已经私下跟刘备书信沟通,或者双方有默契。 麋威不由庆幸自己作出了明智选择。 …… “大人,方才小妹在帐外徘徊,何不召她入内?” 麋威等人离开后,关平单独留下,却是换了个亲近的叫法称呼自己父亲。 在长子面前,关羽不再端着“君侯”的架子,轻叹一声,道: “我岂能不知你们兄妹的想法。” “不外乎是此番北伐半途而废,又失了半个南郡,担心我地位不稳,故而想尽快与大王结亲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