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倒是习宏部来的稍晚,水势稍缓,反而顺顺当当地将辎重搬运到岸上。 麋威当场称赞,却并未多加解释。 只是催促全军继续冒雨行军,便打出将旗在前引路。 又命习宏押着辎重为他殿后。 此时所有人都狼狈不堪,只想尽快找个地方歇脚,倒也无话可说。 唯独习宏始终悬着一颗心,在后紧盯麋威的走向。 不过很快他就稍稍安心下来。 因为麋威并非直奔西北上游敌营,而是更偏西。 至少不是去投敌或者浪战。 庆幸之余,习宏的心思也不免泛活开来,猜测麋威到底想干什么。 去汉寿汇合赵累军? 但方向又不太对 而且赵累虽有五千兵,乃是武陵战场仅次于廖化的一部友军。 但本身人困马乏,缺少补给。 又被上万敌军堵在城中。 去哪里同样死路一条。 如此冒雨行军半日半夜,到了夜半时分,士兵们又累又饿。 好在,麋威终于下令扎营。 在一处背丘临泽的高地。 众人如释重负,生火做饭,烤干衣服,各自去忙。 唯独习宏盯着这丘陵地貌,面色变换不定。 别人认不出这里,他却认得。 这不就是之前麋司马曾经指认过的,那处“有前有后”的稳妥之地? 冒雨渡河,又冒险深入敌后数十里。 就是为了绕行到潘璋背后扎营? 他图什么? …… “未必要图什么吧。” 孙桓连夜冒雨赶来议事,此时甲胄仍滴水不停。 本以为潘璋要跟他讨论如何应对廖化和关平。 却不料对方一上来,反而先论起区区一个千人别部。 怕不是被大雨给淋懵了? 顿时兴致索然。 “无非是彼时水势大,难以返回澹口,” “又怕雨停之后被我与马忠左右合击,所以一时慌不择路。” “绝非慌不择路。”潘璋声音嘶哑,颇显疲惫。 但语气却斩钉截铁。 “斥候早已探明,那地方易守难攻,着实稳妥。” “这说明,敌将是直奔那地来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