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由好奇: “麋中郎(宣信中郎),这一着你如何应子?” 诸葛恪闻言笑得更欢: “弟啊,你何其驽钝!” “此着早已落下,他今日方知,如何来得及应对?” “我今日来相告,不过是想好好看一看刘玄德使者的丑态罢了!” 闻得此言,诸葛乔再次掩面不提。 麋威却只应了一声“那看来是真来不及”,便呼唤书佐潘秘入内。 问道:“昨天的捷报确认了吗?” 潘秘早就听到厢中动静,道:“已再三确认,当无误!” 诸葛恪顿时不解:“且慢!” “却月城的垒墙,只需要修筑背水那半边,比寻常筑城快得多,此时必已成垒!” “你主即便今日发兵,也来不及攻下!” 麋威:“谁说今日发兵?” 诸葛恪:“那是何日?” 麋威掐指一算:“大概十日前吧。” 十日前…… 诸葛恪心中一咯噔。 猛然想到某种可能性。 笑容渐渐消失。 但仍不死心: “即便十日前发轻骑奔袭,但谁不知江陵以东道路泥泞难行?未必能赶得及吧!” 旁边同样年少的潘秘,早就看不过眼了。 冷声道: “好叫足下知晓,早在去年初冬,麋中郎就已经奉命平整江陵往东的道路,沿途设立哨、驿。” “如今虽仍称不上一片坦途,但足以让大军稳妥行进,更别说轻骑奔袭。” “否则你以为先前我军是如何南下救援临沅的?” 诸葛恪彻底失色。 一回头,却见麋威不紧不慢捻起最后一枚红色石子,面带戏谑。 “我主发兵之时,潘文珪坞未成,垒未立。” “关将军只需轻骑八百,足以破此可当十万兵的却月城。” “这一战,是八百破十万。” “我方胜!” 啪! 麋威终于落子。 却是直接压在了诸葛恪的青石之上。 …… 注:夏侯尚攻取东三郡后,曹丕曾更名和并郡。此为建安末年旧称。 …… 感谢【竹林听晚风】的打赏! 感谢各位追读、投票支持的书友们!我努力码字,争取上架爆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