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你注定的失望了,我不是为了挖苦你,而是对你的公司蛮有兴趣的。” 顿了顿,许源微笑地给出了手中名片,“我想,你对一笔5亿美元的融资或许会有一点兴趣。” 许多年之后回忆起那天发生的事,密布鲁都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怀着怎样的心情。 他唯一记得的是,他接过名片的手是颤抖着的,仿佛他捏在手中不是一张烫金名片,而是一大堆的美钞! 许源要求的是90%的股份,这个要求不算很过分。 因为目前密布鲁汽车公司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汽车厂,唯一的收入来源仅仅是**批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项基金。 而唯一值钱的也仅仅是电池涉及到的专利和几个能申请到专项基金的汽车图纸,以及十来个技术员。 5亿美金的融资对于许源来说不算什么,对于大多数市值百亿的汽车公司也不算什么。 可这对于濒临倒闭的密布鲁公司来说却无疑是场及时雨! 而对于公司的要求,许源要求也很简单。 “不要急着建厂生产,我需要你将研究重心从集成电池开发,转移到改进纯电动汽车的性能,以及对无线充电电池的适应性上。” “可是现在有了这笔钱,我们完全有条件改进集成电池的储能效果以及充电速度,这才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 密布鲁是个明白人,虽然提出无线充电的概念有些超前,但这也是出于对充电速度的考虑而提出的。 “电池的问题由我们来解决,电池的规格和参数一周后会寄给你们。”许源微笑道。 密布鲁知道,许源说的“我们”,指的是源影国际集团。 虽然很怀疑源影国际集团对电动汽车电池是否真的有研究,但想了想他们那些惊世骇俗的成绩,密布鲁还是将这句疑问憋会了肚子里。 其实最让他困惑的还是,许源究竟是看上了他们公司的什么? 不过既然许源没说,他也就没问。 告别了密布鲁,许源又绕着会场转了几圈。 他关注的展台都比较特别,基本上都属于那种在技术上比较另类的,但却不受市场青睐的小厂商。 这样的厂商有个特点,那就是财务状况不佳,展台位基本都是董事长兼工程师亲自上阵。 而当许源掏出成捆的钞票做诱饵,并张开血盆大口拿股份时,他们的董事长甚至是怀着窃喜的心情,双手奉上了手中的股份。 当然,也不是没有拒绝许源的。 对于拒绝者,他的做法也很直接。 转身就走。 买卖不成,那就拜拜,总有人会持才自傲,这许源是可以理解的。 他不会说什么,甚至会祝愿他们更加的蓬勃发展。 百花齐放总好过一家独大。 当然,领头羊肯定得是自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