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京师大学堂-《大明天启》


    第(2/3)页

    海刚峰就是海瑞,他确实是个大清官,所以其它人一听,也都附和方从哲的说法。

    孙慎行则是不出声,朱由校又道:”既然举子亦可为官,那下层小吏呢?可否从生员中选取呢?“

    孙慎行大声反驳道:”陛下,我大明开国以来,皆以进士为尊,举子为官本为少数,而生员为吏,则其颜面何存,请陛下让生员们还是按部就班地科举而上吧。“

    在这个时代,进士当然是最高的存在,但举子比之宋时已经强了很多,因为中举后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虽然仕途比进士差了许多。所以范进中举后才会兴奋成那个样子,但举子面对进士,有一种天然的自卑感,明朝就出现过举人出身的正官管不了进士出身的下属的情况,当然,大多数时候是进士是上官,举子是下属。

    朱由校又问徐光启道:”三年举子有多少人?有多少人直接为官?“

    徐光启答道:”回陛下,举子一千人,大多数举子都想再考进士,为官者十中无一。“

    朱由校说道:”孙卿你看,每三年为官者不过四百人,明显人数不够,而且最重要的是,朕接到东厂报告,各处地方,为害于民者往往是小吏居多,民间有一句话:任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不知道诸卿可否听过?“

    各位大臣低头不语。朱由校道:”朕决定让生员即可为吏,终究是读了圣贤书的,至少残害生民的情况会少一些吧。“

    方从哲道:”陛下,生员于家中读书,从未接触过县中各处事宜,如何是那些积年老吏的对手。“

    叶向高和徐光启也觉得这是个问题,朱由校道:”当然不能直接让生员去为吏呀,先要经过学习才行。朕在王恭厂修建了京师大学堂,讲授实用之术,专门用来培育人才。“

    孙慎行道:”陛下准备让生员们学实用之术,那圣贤之书呢?“

    朱由校有些烦他,殿中各人都是从进士而入的仕途,其实明白所谓的科举不过是敲门砖罢了,既然要生员去当小吏,那当然要学有用的东西,难道准备用圣贤之语来对付油滑的老吏和难缠的刁民?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朱由校板着脸说道:”朕以为,经世必以致用,难道用来争一些虚无漂渺之事?学得实学,用来促进天下生民之福祉,这才是正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