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印刷机-《大明天启》


    第(2/3)页

    张惟贤连连点头道:“那怎么敢,请都监放心,我们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二天,孙元化带着银行出具的票据来到万书坊,将票据交给张惟贤后道:“国公爷,我带了十个学徒,这几天就请您多多照顾了。”

    这十个人都是器械科的学生,他们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已经把所有应该知道的东西都搞明白了,然后将里面的器械,油墨都运回了兵器局。

    而在内廷印厂里的学生也将内廷的器械运回来,两组人进行了交流,很快就发现了万书坊质量较好的原因是油墨的不同。然后大家就开始试验用水力和蒸汽机带动的印刷机。

    而经过实验后,大家发现用蒸汽机带动印刷机效果会好得多,所以研制蒸汽机的方以智便被抽调到印刷机的研制队伍中来了。

    方以智年纪较小,虽然皇帝亲自将他安排到兵器局蒸汽机部门实习,但大家倒是没有很注意他。不过他倒确实有几把刷子,实习不久,就在蒸汽机小型化方面提出了一些很有用的建议,引起了兵器局三位大佬的注意。这次印刷机的研制因为日月堂催得急,就把他当成中坚力量派来了。

    方以智先认真地观摩了前面的兵器局工匠造出的印刷机模型,然后就开始动手改进,他在印刷机与蒸汽机中间加了一个控制轮,可以随时让两者脱离联系,这样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停止。然后又在中间加入了一个调速器,可以在蒸汽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印刷机的运转速度。

    他甚至让人在油墨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各种物质进行了很多次的实验,结果造出了比万书坊更好的油墨。不但粘性强,而且不会渗透到纸的边缘。

    当兵器局将造好的印刷机交付给日月堂后,方以智特意留下一台,因为他觉得还可能改造得更好。而孙元化则将改造印刷机的任务交给他,然后把他的控制轮和调速器拿走,用在了蒸汽机车上。

    日月堂在京师大学堂旁边新建了一座印刷厂,等印刷机运来后,专门用来印刷选出来的作品。而王承恩在看到印刷机的高效后,要求将报纸也放在印刷厂进行印刷,一来可以提高报纸质量,二来可以节约费用,原来的雕版印刷太费钱了。

    大量的孤本古籍被印刷厂印了出来,大量的话本也一一出版了。朱由校组建了一个日月堂书坊,一口气在京城里开了十家书店,只卖日月堂的图书和新出的纸张。因为质量好,价格便宜,一时成为京城士子的必去之地,而万书坊的生意大受影响。

    张惟贤听万书坊的掌柜报告,按照日月堂书坊的价格来看,即使万书坊只卖相同的价格,那也是亏本的,而且日月堂的图书不管是在印刷清晰度上还是在纸张质量上,都比万书坊的要强上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