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五章 牧羊行动之外喀尔喀-《大明天启》
第(3/3)页
熊廷弼自然地接过了这个台阶,与土谢图汗就着羊肉开始喝酒。而丘立俊则和白健森开始就两方的地位问题开始了商谈。
两位都知道自己这方的底线,也不虚头巴脑地互相试探,白健森提出要求,丘立俊能够答应的就当场答应,不能答应的就询问土谢图汗,然后双方就此进行一番探讨,做了一些双方都能接受的改动后再继续下一个议题。
唇枪舌剑伴随着觥筹交错,经过半天的交涉,双方订下了协议:土谢图汗改任喀尔喀济农,依旧管理自己原来的地盘,大明的收税官按五十税一收税后,交一半由土谢图济农处理。大明承诺在北方占领草原后,可以划一部分交由丘立俊台吉管理。
两方都很满意,大明取得了需要的协议,得到了明面上的归顺。土谢图济农保住了自己的统治权,丘立俊则期望能得到更多的草场,扩大自己的势力。
熊廷弼留下了一面大明的日月旗道:“以后济农的军队都要打着这面旗子,这样近卫军才会知道是友军,大家便不会发生误会。”
土谢图济农既然已经归顺了,自然不会在意一面旗子,爽快地答应下来。而他接受这面旗子对明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名不正则言不顺,你承认了我们的旗子,以后如果有异动,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收拾你了。
熊廷弼回营后稍做休息,便又来到车臣汗的驻所。车臣汗被林丹汗打败后,早已经失了锐气,见另外两汗都已经屈服,自然不会傻到来硬抗明军,便也归顺了大明,成为车臣济农。
大量的税吏来到了漠北,熊廷弼按照区域给他们划定了收税界限,并且修建了税务所。而这些税吏在来之前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强调他们最主要的功能不是要收多少钱,而是要让蒙古人习惯交税给大明,这才是在草原上建立大明的统治权威最重要的基础。
熊廷弼在距小海一百多里地的一个小湖泊边建立了一座城,名为近海。这座城将是京小铁路的一个车站,也是明军向小海,向更北的地方深入的最重要的军事基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