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王妃她又挂东南枝了》


    第(2/3)页

    “王爷?”她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眼神迷蒙慵懒。

    “嗯,是本王。”他又将手中的面具继续戴上。

    墨锦这才确定,面前的男人的确是元烈无疑了。

    她有些不解得问道:“王爷不是在和那些大人们花天酒地吗?来我这院子做什么呢?”

    这话一出,面具下的脸上瞬间黑了黑,花天酒地,她就是这样看他的?

    元烈冷声道:“只是过来通知王妃一声,晚上鲁州城会举办河灯节,赶紧醒醒酒,两个时辰后本王过来接你。”

    说完,也不等墨锦说答不答应,转身就像院门外走去。

    素妗和素心二人见元烈这么快就出来了,有些诧异,但终究什么也没表现出来。

    “让王妃赶紧出来,再给她煎一副醒酒汤,喝完让她睡一觉。”走之前,元烈留下这句话。

    等元烈走远了,墨锦才想起来,自己什么也没穿,虽然池子里飘满了花瓣,也难保他没看见什么不该看见的,顿时怒火中烧,也不顾及什么王妃形象了,直接醉醺醺对着院门大吼道:“元烈,你个大!色!狼!”

    已经走远的元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鸡蛋,无声的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鲁州知府丁西前正和几位心腹在书房笑的一脸得意,自豪道:“诸位也看到了,本官的办法还是很有用的吧,只要是人,那就一定贪图财色名利,就一定有弱点,咱们只要找到了,再逐一击破,任他是奕王还是鬼王,看在金子的面子上,还不是屈服了。”

    其他官员连忙跟着附和捧臭脚。

    唯独一个官员忧心忡忡道:“那要是这奕王爷非要去灾区看看呢?”

    丁西前笑的一脸狡诈,“无妨,本官早有安排。”

    元烈走后,墨锦被素妗和素心从温泉池子捞了出来,接着又被哄着喝了一碗醒酒汤,两人看到自家王妃有些红肿的嘴唇,都心照不宣的选择什么都没看见。

    直到睡了一个半时辰,墨锦才终于清醒了过来,想起下午元烈说要带她去看什么河灯节,尽管很诧异,但她还是选择照办。

    唤来素妗素心给她更完衣,脚步虚浮的坐到了梳妆台前,她看到铜镜里那张堪称完美的容颜。

    “咦?”墨锦惊讶出声,回头看向两名侍女,“你们谁把我脸上的药膏给我卸了?”

    素妗和素心面面相觑,这才反应过来,竟然不是王妃自己卸的吗?那么这么说来,她并不知道王爷已经知晓她假毁容的事情了?

    素心是个机灵的,怔忪了片刻,连忙应下:“回王妃,奴婢见您泡了温泉水,面上的药膏有些斑驳,便在您睡前将这药膏给抹了,等您醒后再重新补一遍。”

    墨锦恍然大悟,笑道:“你这么客气干嘛,抹了就抹了呗,反正这个药膏我多的是。”

    从药箱拿出“换颜膏”,墨锦对着镜子又细细涂了一遍,见自己又变成了那副丑不拉几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让素心给自己梳起了头。

    素妗则在一旁为蒙在鼓里的王妃默哀。

    轻风受命来接墨锦时,天上已经疏疏朗朗洒满了星子,他们是从别院后门出去的,因为出了后门便是闹市。

    此时街上已经亮起了各种五颜六色的灯笼,煞是好看。卖小吃的、杂耍的、皮影戏的……每一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当然,卖河灯的小摊前人是最多的。

    不知是不是这里的风俗使然,今天走在街上的人脸上都带各种面具,五颜六色,形色各异,再暖色灯光的照耀下,既温暖、又好看,像是进入了童话世界一般。

    这让墨锦想起了前世见到的异国他乡的花火大会。

    她伸长脖子看了一圈四周,都没有找到元烈的身影,一时之间有些疑惑地看向身后的轻风,问道:“王爷呢?”

    轻风没说话,只是指了指墨锦的身后。

    她刚回过头,就见一个戴着狐狸面具的男人无声无息站在自己身后,若不是那熟悉的冷香和身形,墨锦差点吓得叫出声。

    “王爷,您换面具啦?”她刚还在想,今晚人人都带着面具在游街,元烈顶着一张面具脸也就算不得突兀了,谁知,他竟然换了一个。

    “入乡随俗。”低磁的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元烈边说边将手上的另一张面具递给墨锦。

    她低头定睛一看,也是一张一模一样的狐狸面具。

    一看到狐狸,墨锦就忍不住想起自己那个“狐狸公子”的笔名,她有些疑惑地看向面前的男人,寻思着,他不会发现啥了吧?

    戴上面具后,两人便融入人流,体会着京城少有的民风习俗,轻风和诸多暗卫则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跟在两人身后。

    墨锦似乎对一切都非常好奇,几乎每个摊位前都要凑凑热闹,元烈就耐心的陪她逛着,一点也看不出不耐烦,逛到后来,墨锦兴许也是良心发现了,买了两盏河灯,分给元烈一盏,跟随着大众来到河畔,也准备去放放河灯。

    宽阔的河面上已经漂满了许许多多莲花样式的灯盏,每一展灯上,都写着各种各样心愿及祝福,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灯和交相呼应,这场面,竟让墨锦觉得蔚为壮观。

    捏着摊主赠送的炭条,墨锦咬着嘴唇,琢磨着自己也该写点啥好,许久以后,大笔一挥,她写下了“发大财”三个字。

    写完以后,她偷偷瞄了一眼元烈的河灯,原本以为像元烈这么严肃的人,肯定是不会相信这些民间习俗的,谁知道,她竟然还真的看见他在河灯上端端正正写下了“国泰民安”。

    再看看自己的愿望,墨锦顿时觉得元烈将她承托的极其渺小。

    刚刚蹲在河畔将河灯放入水中,墨锦就听见身旁一个中年女子传来了压抑的哭声,她有些无措的问道:“大姐,你这是怎么了?”

    中年女子边哭边投放着河灯,墨锦数了数,她足足放了十一盏之多。

    “俺家男人以及叔嫂,还有俺兄弟们,都被大水淹了,俺在为他们祈福。”

    “咔嚓!”墨锦突然觉得,心里某个欲盖弥彰的假象像是玻璃一样碎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