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云监工-《战疫77天》


    第(2/3)页

    罗布见小区里的大人们严肃认真的讨论,竟然也觉得热血沸腾起来。

    这段时间,罗布回到家除了统计居民生活所需,基本是倒头就睡,已经好几天没有关注外界的消息了。她拿着手机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打开小夜灯,舒服的摆好姿势仔细翻了起来。

    这段时间,广大网友在家“云监工”,让这座诠释“中国速度”的医院更加风风火火。

    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

    它的投入使用,将拯救更多人的宝贵生命,有利于尽快遏制疫情,增强我们战胜疫魔的信心。

    医院刚开始施工的时候,罗布也点开直播看过一会,不得不说,这个直播是真的硬核,除了施工没有任何解说,跟那些喜欢搞各种气氛带特效的浮夸综艺完全不同,但两个工地的在线观看人数,却一度超过了4600万!

    这场慢直播热度空前,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他们积极参与,热切互动,为武北加油,为同胞打气,表达着对建设者的致敬和对武北人民的支持。

    这热度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对火神山医院施工建设的关注、对疫地同胞的挂念,传递的是“无论身处何方,都肩并肩共同抗疫”的勇气和信心。

    直播中,可以看到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尽管夜色已深,但工地上仍旧灯火通明,机械挖掘机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工人在工地上来来往往,辛勤工作。

    非常贴心的事,火神山医院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各位“网络包工头”如果看一个视角看腻了,还可以切换另一个稍有不同的视角看一看!

    要是觉得火神山医院的两个视角都太远,那就去瞅瞅雷神山医院,那边的视角要近上许多,大家还可以依稀看到施工人员在忙碌什么。

    有搬运的,也有挖掘的。

    当然,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各路“网络包工头”绝不会满足于“看”这一个动作。

    热心的网友们先是自发实行起了两班倒的制度,“上班”在评论区打卡报到,到了傍晚还打卡换班。换班时刻,评论区大多都是“xx监工来了”、“x地监工来了”、“xx下班了吗”,不仅如此,大家还会互道辛苦,热切尽职的在直播评论区交流。

    有新来的“包工头”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老“包工头”还会出来解释一番!

    网友们还给工地上的卡车、叉车、吊车、甚至板房都起了昵称,比如,“叉酱”、“铲酱”、“送灰宗”,还有默默注视着一切并挡住机械车的三棵桂树被命名为“吴三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