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运河,是大明朝的命脉之一,能有权力影响或操纵的贵人本就不多。 幕后凶手,要么在京城,要么在南京城。 锦衣卫动用全北镇抚司的力量,查阅了所有京城、南京城输入沧州府,输入运河诸段渡口的信笺。 京城的贵人,没有什么问题,一切正常。 但南京城的贵人,就有不少的问题了,其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当朝魏国公徐鹏举! 不久前,魏国公通过或公或私的手段,与诸段漕运码头官员有过联系。 而联系的时间,就在景王宝船抵达该段漕运码头前夕。 一件事是巧合。 接二连三再说是巧合,就有些侮辱锦衣卫了。 更多的细节,比如魏国公为何要杀景王爷,刺王杀驾是独行还是合谋,锦衣卫还在继续探查。 但牵扯到了当朝国公,尤其是魏国公这样的存在,锦衣卫必须要及时上报。 魏国公。 是开国六国公之一,也是从开国唯一传承有序至今的公府。 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国公。 哪怕当年成祖文皇帝靖难南下,时任魏国公的徐辉祖屡抗成祖文皇帝,闹到最后,成祖文皇帝也只革了徐辉祖魏国公爵,在徐辉祖死后,成祖文皇帝又将魏国公爵还给了开国国公徐达长孙,徐辉祖长子徐钦。 成祖文皇帝靖难登基,徐家不仅门楣没减,反因为徐达幼子徐增寿的支持,多了个定国公爵。 一徐两国公,实乃天下之最。 随着天下变动,成祖文皇帝在永乐十八年迁都顺天,定国公一系随着迁到了京城。 而魏国公一系,世居金陵城。 不过。 大明朝历代皇帝却没有忘了舅祖家,魏国公一系国公,世任南京守备。 这是成祖文皇帝迁都后,专门为魏国公一系特制的官位。 掌节制南京诸卫所,及南京留守、防护事务。 可以说,成祖文皇帝把大明朝南直隶都交给了魏国公府。 直到仁宗皇帝登基,洪熙元年,仁宗皇帝有感魏国公府太过势大,圣旨降于金陵,增宦官与魏国公府共同守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