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说朝廷补足了边关将士的军饷、粮饷,让九边九镇将士恢复了训练,但练兵,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完成的。 而且,舆图、斥候、敌情等等,这么多年过去,早就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都需要时间重新探查。 如果此刻便起兵冲进草原,大明朝军队很可能一个人都回不来。 把汉那吉的归化。 让王崇古对鞑靼有了新的进攻想法。 军报中,王崇古详尽述说了把汉那吉的价值,但也对这突然的归化怀有起码的警惕心。 大同给予了把汉那吉极大的优待,但限制了把汉那吉的所有行动,以防有诈。 基于大同以及其他边镇现状,王崇古向朝廷提供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假如俺答汗来要他孙子,那就让俺答汗把这些年从大明朝叛逃鞑靼的汉奸,全都押送回中原,将这些年从大明掳掠的人口一并归还。 若是俺答贼性不改,硬要与大明手底下见真章,那便是采取中策。 以把汉那吉及其妻儿的性命,来威胁俺答就范之前的上策。 退一万步讲,俺答丧心病狂,连孙子都不要了,那再采取下策。 以夷制夷! 照着当年南匈奴归附汉朝的旧例,将把汉那吉这颗棋子插在塞下,扶持起来。 将来俺答死了,便用这颗棋子搅的鞑靼翻天覆地,到时候,我大明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王崇古的军报,可谓是事无巨细,但整个内阁,张居正、高拱、李春芳、陈以勤,却尽皆沉默了。 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嘉靖三十六年,另外一顶绿帽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