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火力全开! 陈以勤平等的骂了整个内阁。 张居正、李春芳是黑心。 高拱是眼瞎。 身居高位,就注定脾气不会好。 但这番有理有据的谩骂,就连高拱也只能在原地涨红着脸,喘着粗气,想还嘴都做不到。 作为内阁首揆,张居正始终有个很好的优点,那便是唾面自干的本领。 张居正以弟子礼,朝着陈以勤一躬到地,请问道:“逸甫,若有改农人之苦的法子,不妨明说就是。” 再骂。 就是把他们仨骂死了。 谷贱伤农的问题还摆在那里。 有解决方法就说,要是没有,那就有点纯粹骂人的意思了。 陈以勤也不在意首辅话中的机封,正色道:“洪武初年劝农桑,这是因为大乱之后,要百姓安心种地。 永乐初年劝农桑,这也是因为大乱之后,要百姓安心种地。” 洪武年间,是从元廷手中夺回天下,永乐年间,是靖难过后山河残破。 乱象,有所不同。 陈以勤所说,张、高、李不禁点头,表示赞同。 “而洪熙初年往后,是苍天不仁,历代先皇方劝农桑,此为天下之民活路,继续要百姓安心种地。” 陈以勤讲述着劝农桑的变化,“如果想不伤农,那便要准许农人种植其他东西,等来年粮价上涨,百姓自然又会去种粮食。” 太祖高皇帝的锁籍制度。 不光锁了人的籍身,还锁了其他的事物,就以农人为例,一块地里被规定种什么东西,就只能种什么东西。 即便土地更换主人,而土地性质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种稻子的地,一百多年来就种稻子,种高粱的地,一百多年来就种高粱。 农人的悲剧就在这里,粮价贱了,也不能在地里种其他更有价值的作物,年年种,年年丰收,年年粮食卖不上价,一年日子比一年更穷。 高拱心里“咯噔”一下,冷着声调,“你想更改太祖高皇帝祖制,开放地籍于农人?” 你诛我心,我便诛你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