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位雇不起轿夫的知府。 一位薄棺浅葬老父的知县。 已然证明了西山官场的清贫,郭景昌的装腔作势,也是时候该结束了。 锦衣卫血洗了两京官场,杀的官员头颅滚滚,血流成河。 而且,锦衣卫的动作没有停止,不断在十三省抓捕,杀死贪官污吏。 迟早有一天,锦衣卫的屠刀会伸向西山,郭景昌不知道锦衣卫杀人凭据是什么,但他不允许西山官场有人不贪。 他要将西山官场打造成金汤一般,坚不可摧,即便锦衣卫来了,也要空手而归。 此次中秋宴,不过是郭景昌腐蚀西山仅存清官们的借口。 而且,动用的是藩库里的提留银,属于花朝廷的银子,办自己的事,一举数得。 郭景昌绕了一圈,不时的敬酒,表达对属下的关心,一来二去,喝得不少了,但他酒量不错,身体不见丝毫晃动,走回了主座,声调渐高,道:“列位大人都很清贫,各家有各家的苦啊。 郭某人都知道,是我对不起大家,今天借这清酒一杯,就算我郭某人给诸位赔罪了!” 一句赔罪的话,一杯饮尽的酒,将整个西山官场官吏的穷苦,全揽到了自己身上。 之前被郭景昌单独敬酒的人,逐渐意识到了不对,为官多年,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什么样的事也都经历过。 这架势,这话术,和那些想方设法给他们送银子,送东西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啊。 郭景昌的话,也证实了他们所想,道:“‘民以食为天’,这是这是终古不变的道理。 当官的也是人,也要吃饭,马上要到新年了,为了让大家能够过一个稍稍宽裕一点的新年,本抚决定,将藩库提留的三百六十万两纹银,作为冰炭银之资,发给大家!” 说完这些,郭景昌掀开了众官面前桌案上的红布,露出了被掩盖的白银、银票。 官员夏天需要冰块降温,冬天需要炭火取暖,而这些降温、取暖的银子,就叫冰炭银。 当然,这是官员们用以掩盖收贿受贿事实的“美名其曰”。 朝廷从来没有承认过,但却是一百多年来的潜规则。 地方衙门之前就以这种方法,一年两次,总能将自主支配的火耗给花完。 但这三百多万两纹银的银子、银票现于眼前,对所有西山官员都是视觉上的巨大冲击。 银光反射下,连巡抚衙门都亮堂了三分。 就在西山官员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郭景昌示意了下书办,书办忙上前来,高声道:“各位大人,我是代上宪宣读官册,就不避名讳了。” “太原府知府陈贵,冰炭银三万二千两。” “大同府知府林清,冰炭银三万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