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便是二百年来,边镇边兵军饷、粮饷被补齐换回的忠诚。 能吃饱,能有饷银的边兵,是大明朝最忠诚的士兵,没有之一。 陆炳想到大同镇前,大同镇守将在看完圣旨,没有请示总督府,便立即命令士兵关闭城门的举动,紧张感微微少了些。 那证明了皇上在大同镇将士心中的地位,远在总督的王崇古之上。 是值得皇上,朝廷信任的军队。 气氛缓和了些,王崇古便对外道:“抬上来!” 就见到士兵们抬着一个个红木大箱走进来,几乎摆满了偌大的总督府厅堂。 士兵们退去,而一位公子哥模样的人怀抱着一个婴儿又走了进来。 陆炳一怔。 王崇古给陆炳介绍道:“这是犬子,也是我的独子王谦,怀中的,便是我的孙儿王之桢。” 陆炳点点头。 在暗查王崇古时,就摸清了王崇古的子孙,也看过王谦、王之桢的画像,人,是对的。 王崇古示意儿孙先退下,望着陆炳道:“我知道,皇上很难对我信任,说句大不敬的话,君臣倒换,我也很难相信我这般人。 利益相关,手握重兵,一旦出了差池,江山破碎就在旦夕之间。 所以,我想将犬子、孙儿送入京城,这件事,就烦劳陆都指挥使了。” 陆炳眼睛发亮。 在锦衣卫暗查下,王崇古的血亲无处遁形,非常确信王崇古仅此一子一孙。 而王崇古将这儿孙交给锦衣卫送往京城,等同于“送质入京”。 这样表达忠诚的方式,陆炳非常赞赏,然后,便唤了随行几名缇骑,送王谦、王之桢父子入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