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交出板升所有汉奸。 对大明朝俯首称臣,年年纳贡。 连带着百年之后可汗位置都交给亲近大明朝的孙子把汉那吉。 俺答汗三个许诺,一个比一个重,砸的沈惟敬都有点懵。 正常的谈判,是有来有往的,你漫天要价,我就地还钱,总之,磨到脸红脖子粗,接近彼此心里底线时,谈判突然达成。 这是沈惟敬在打理家族产业时的经验,为了一个铜板舌枪唇战。 沈惟敬从没有想过,大明朝、鞑靼事关国运、族运的和谈竟能如此草率。 两相对比下,沈惟敬不得不感慨,这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感慨归感慨,但沈惟敬也敏锐地注意到,俺答汗话中的真意。 鞑靼对大明朝廷的要求只有一个,那便是重开互市。 而导致大明朝使团本次出使的主要人物,把汉那吉,并未被俺答汗要求立刻归还。 沈惟敬联想到进入塞北后,遇到的鞑靼牧人大多面黄肌瘦,就连放牧的牛羊,看着都不算肥壮,进而得出了个猜想。 鞑靼的粮食危机,已经很严重了。 难怪在晋商商帮被大明朝廷覆灭后,断绝了通往草原的粮道,俺答汗连基本的南下试探进攻都没有进行,直接选择罢战言和。 合着鞑靼人快饿死了。 名义上为鞑靼可汗的俺答汗,都要舍下脸面给大明朝当狗,为部落中人求活了。 当然,沈惟敬也知道,异族人反复无常,对大明朝称臣纳贡的部落、国度还少吗? 太祖高皇帝所定的十五个不征之国,哪个没有向大明朝称臣纳贡? 可结果呢,都只是想在大明朝身上撕块肉,畏威而不怀德,说的就是这些异族。 草原缺粮,鞑靼、俺答汗可以向大明朝称臣纳贡,以换取粮食撑过这寒冷且饥饿的冬季。 等到春暖花开,等到天暖日和,等到草原不再缺粮,鞑靼、俺答汗势必会再次南下犯边劫掠。 这是游牧部落的本性,敬畏强者,而欺凌“弱者”。 沈惟敬露出了笑,直截了当道:“我明白可汗的打算,也可以明确告诉可汗,可汗给出的这三个许诺,以换取重开互市,大明朝廷必然不会拒绝。” 哪怕明知鞑靼、俺答汗的狼子野心,大明朝廷的皇帝、内阁,也不会拒绝这些许诺。 虽然明知鞑靼、俺答汗的称臣纳贡是暂时的,终有一日会再犯大明朝边镇,但是在没有复判前,边镇能有几年、几十年和平,却是真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