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按照大明朝的规定。 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偶尔有恩科加举。 衍圣公作为圣人后裔,代圣监考,也就是说,每三年衍圣公至少会进京一次,觐见皇上。 对这种长途跋涉,衍圣公府向来是愿意的,且乐此不疲。 衍圣公每次进京,都可以借机会贩运大量的地产货物,到京城来倒买倒卖。 每次,衍圣公府都会提前备上几十大车的山东特产,带到京城去卖。 而沿途的一应劳费,都会由途中经过的驿站承担,这么大的货运队伍,一切花费相当于都由大明朝廷承担,这省下来的费用,岂止了得。 衍圣公府每三年都指着进京投机倒把来大赚一笔。 可是,考成法实施后,大明朝所有衙门预算、支出,不光要受吏部的勘核,还要受锦衣卫的监察,一分一厘差错,就有可能人头落地。 科举前衍圣公进京,这是朝廷循例不假,但那是诏衍圣公进京,而不是诏衍圣公和几十大车货物进京。 衍圣公府是傲慢的,哪怕明知考成法的存在,也依然备了几十大车货物北上。 但这次,沿途中所有驿站,都只允许衍圣公一人进驿站,而不允许那几十大车货物进驿站。 几十大车货物,就那样在风吹日晒中走了几十日,货物损失,车队人吃马嚼,还没走到一半,货物进京能卖到的一半利润就先没了。 等赶到京城时,就已经是亏损状态了,而在进京城城门时,更大的打击来了。 商税! 以往衍圣公的货物,走驿站的路子,是不需向朝廷交纳任何商税的,可现在,驿站不让进,货物就归到了正常商贸中。 既然是商贸,那就要交税,而且,这种大批量货运,是要在城门就交纳商税的。 山东特产很多,但珍贵的,能具有较大利润的,有鲁十味,这不是菜肴,是十样药材。 金银花,阿胶,丹参,西洋参,全蝎,蟾酥,黄芩,北沙参,瓜蒌,山楂。 也有珍珠。 但不是天然的“南珠”,是人工所养的珍珠。 论及价值,人养的珍珠,是比不上天然南珠,但胜在量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