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狂风入阁。 门窗叮铃咣当的,连案头上的政务也随风翻动着页。 阁老们只能用砚台之类的重物将之压住,才免了凌乱。 胡宗宪率先表态道:“家乡不幸,祸国害民,老夫真是无颜再立足朝堂。” 有些事,不上称,只有三两重,但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徽商和朝廷,就是这样的事,在没有被揭露前,彼此心知肚明默契不上称,但现在,皇上知道了‘千斤事’,连辩解都辩不了。 晋商商帮抄没的十万万两银子财宝,正在慢慢运来京城,什么都可以解释,唯独徽商的财富解释不了。 身为南直隶徽州府的人,哪怕徽商的事和阁老的胡宗宪没有什么关系,但祖籍所在,本就是种罪孽。 高拱猛然间抬首,要是胡宗宪能从内阁离开,那权力又将重新分配,这是好事。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如果今日他能以祖籍之地的错误,将一位内阁阁老逐阁,那他日别人同样能以这样的手段对付他。 万万不能开这样的端。 张居正摆了摆手,“汝贞不必介怀,这不是你的错。” 李春芳、陈以勤点点头。 大不了,在徽商的事上,胡宗宪避嫌就是了,犯不上出阁。 胡宗宪望了同侪们一眼,无奈道:“元辅、次相,还有子实、逸甫,我有不少同乡,甚至是亲族,都在徽商商帮内,我的一位亲叔父,还是徽商的财东。” 胡宗宪自报家情。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胡宗宪得道的日子可不短了,严嵩执掌中枢内阁那二十年,作为严嵩得意门生,地位、官职也在水涨船高。 那时候,胡家就在经商,这二十年里,胡宗宪从没有徇私给家族揽过什么生意,但胡家的生意却越做越大。 可胡宗宪知道,负责家族商业的叔父,在经商上其实没有什么天赋,说难听点,说是一塌糊涂也不为过。 但他在朝廷地位越高,晋升越快,家族产业就越大,赚到的钱,徽商商帮给出的分红就越多。 胡宗宪很久以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的地位、官位足够高时,钱财不过是唾手可得的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