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日后。 伊王府众被押送进京。 是日午时。 朱典楧九族四百五十六人,在文武百官见证下,于午门前尽数斩首。 血染宫闱。 宗人府府丞徐文壁入玉熙宫面圣,告祭太庙,诏令天下,数代伊王自皇族族谱中除名。 举国震动。 这不是仅诛了朱典楧,而是将伊王王爵世袭给诛灭了。 第一代伊王,是太祖高皇帝第二十五子朱,于永乐六年就藩洛阳。 朱好武事,不喜欢留在宫中,时常带着弹弓和剑,骑马奔驰于郊外,动辄袭击躲避不及的百姓。 其生活纵欲而无法度,平时朱削发裸身与男女杂处无所顾忌,并以此为乐。 朱在位二十三年,享年二十七岁,永乐十二年,朱死后礼部以朱屡受戒喻仍不改其恶行的缘故,向成祖文皇帝建议追削朱爵位并以庶人之礼安葬,明成祖以悼念朱之故,下令不削朱爵位,但恶谥为厉,过来十年,其子朱颙炔方嗣位。 伊王世袭,自伊厉王而始,后嗣者“伊简王”“伊安王”“伊悼王”“伊定王”“伊庄王”,累世作恶多端,于朱典楧而终。 伊王府的突然落幕。 让无数官员、百姓有种梦幻的感觉。 随后便是无尽的欢喜,庆幸这“恶王一系”终于死了,九族诛灭,死的不能再死了。 哪怕皇上或后世之君想要重建伊王府,连个能嗣位的人都找不到。 伊王一死。 诸地亲王进京的速度陡然间快了数倍,一日行进百二十里,人人都说伊王府恶,而诸王中,比之伊王更恶者也不是没有。 与朝廷、士林、民间的欢喜,皇族的惶恐不同,张居正内阁差点没被吓死。 诛王九族。 这可是大明朝两百年从未有过的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