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居正一怔。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和陈以勤也懵了。 仔细去回想了下地方衙门上来的公文,里面大篇幅说了国朝商人有多么惨,经营有多么难,好像真没怎么提到商人数量。 但以人的正常思维而言,商人做生意这么难,地位又如此低下,自然会有商人不愿意去经营了。 反正大明朝人的籍解了,不经商后,还能去做别的事。 想来,国朝商人是少了。 可是,圣上能这样问,必有更深层次的意味,是什么呢? 总不能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大明朝商人数量还增加了吧? 龙目如炬,张居正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缄默,硬着头皮,答道:“以臣愚见,或是少了些。” 朱厚熜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望向高拱四人,道:“你们呢?” “臣等附议元辅所言。”高、胡、李、陈流利回答。 甭管国朝商人是增是减,反正有元辅张居正在前顶着,答对了就对了,答错了也是元辅的问题,圣上怪罪,也是大罪问元辅,小罪问他们。 张居正嘴角抽搐,这时,才体会到执掌中枢的难处,和人心的险恶,连同僚也信不过啊。 “高拱。” “臣在。” “朕听说你在放衙回府时,常路过棋盘街,常打开轿帘,聆听、观察街道两旁街道商铺、引车卖浆者的言谈表情?” 圣问之下,高拱心头一紧,他没有想过,自己的小小习惯,都被圣上注意到了,圣上对他的了解该有多深啊,不过,这不涉及什么东西,稳住心神,道:“回圣上,是。” “那朕问你,一街两旁的街道商铺、引车卖浆者的笑容、笑声是多了,还是少了?” 高拱屏气凝神,认真回想着经过棋盘街时人的表情和说话,片刻后,惊声道:“回圣上,是多了!” 张居正、胡宗宪、李春芳、陈以勤俱是一愣,他们不是蠢人,更不是不懂人世道理。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能增加笑容,笑声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荷包鼓了起来。 可以为生活奔波,但不再为生计发愁,人的笑,就会从心底溢出来。 大明朝三大商帮,晋、徽、潮,都在卖国求财,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