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归根结底。 还是大明朝官员追求进步的错。 你不拿,我不拿,御史台怎么拿? 别看吏部京察,都察院督察,锦衣卫考成,三察并立,但大明朝内的‘人事’之风,也只是稍稍遏制。 行贿、受贿,不是没有,而是变得更加隐晦曲折。 陈以勤就听过一个,通政司左通政李伟,收礼怎么收? 让想要行贿的人来李家下聘礼! 李伟有一女,姿容丑陋,年过二十,迟迟嫁不出去。 凡是想向李伟行贿,追求进步的,都要以重聘重礼送上。 而进步之人目的达到后,往往会选择悔婚。 通政司虽然比不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通政司使也属于大明朝九卿之一。 在严党倒台后,通政司也倒了大霉,主要权力被削去,但作为通政司第二把交椅,九卿预备,遭受悔婚,要是没有合适交代,恐怕任谁都听不过去。 既然是悔婚,那些聘礼便理所当然留下了。 如此,一场行贿、受贿就完成了。 那就没有寻求进步的人不悔婚,真的愿意迎娶李家女的吗? 李大人只能关上府门,前后院全部加锁,放狗挡路。 一言为定! 可不带反悔的! 当晚就能送入洞房! 第二天就能把聘礼全部送还,并附上一笔堪称庞大的嫁妆! 陈以勤不知道李家女到底有多丑,反正李大人已经为爱女许过一二十号人,闹得满城风雨,就是没有嫁出去。 哪怕有硬着头皮想娶,在进入洞房的环节也会誓死不从。 总之。 李家的受贿方式,吏部、都察院、锦衣卫都盯过,可始终抓不了人。 悔婚方留下聘礼,哪怕是朝廷也不能勒令人强退。 想进步的人进步了,李大人也赚到了大笔银两,或许唯一受伤的,是那个李家女。 一女许几十人,这在哪个朝代风评都不会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