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是日夜。 玉熙宫赐宴。 圣上特准朝官陪宴。 距离戌时还差一刻钟,此时禁门阔大广袤的阅兵场上,到处都是赶来王宴的各部官员。 “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石碑南边也黑鸦鸦一大片落着轿子,摆得煞是齐整。 阅兵场上官员们,或同年科名不同衙办理的,有拉线认同乡、同年的,或找别的部衙门司官拉到背处说事荐人的,三三两两五七个人凑在一处。 有的大说大笑,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望阙沉吟,有的顾盼寻友,簪缨辉煌,翎羽交错,到处都是来来往往四处乱窜的官员,足有上千的人。 内阁高拱、胡宗宪、李春芳赶到禁门外,张着眼寻了一会儿,才见玉熙宫殿边长跪着一溜的人。 领头的像是辽王,高拱疾走过去瞧,还真是辽王打头,并排跪着楚王、秦王、晋王等亲王。 在满场大小官佐中,三十六个最尊贵的人独独奉特旨“跪候”,部院小官倒可以随意活动,因此亲王们无不面带愠色。 布置完王宴场地的陈以勤,远瞧的同侪的到来,便走了过来,道:“元辅、汝贞、子实。” 高拱朝着跪着的亲王们努力努嘴,道:“逸甫,这是怎么回事?” “还是城门前的事,诸王违背了太祖高皇帝的《皇明祖训》,圣上降下特旨,命王爷们跪到开宴之时。”陈以勤答道。 高拱恍然。 没有犯错,没有特旨,亲王们到玉熙宫门前,顶多望阙一叩头,哪会这么认真和老实。 李春芳近前来,压着嗓子道:“圣上有什么旨意?诏千官陪宴是为什么?” “没有旨意,也不知何故。”陈以勤难得心里乱糟糟的。 他现在最怕这上千名官员在王宴上一窝蜂儿起来反对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诸业官营,搅了圣上宴请诸王的心思,惹得圣上龙颜震怒,内阁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有个昏庸无道的君王,是内阁的不幸,但有个英明神武的君王,内阁也会觉得棘手。 圣心似海,难以揣摩。 尤其是高拱,没有张居正这个内阁首揆在前面顶雷,万一君臣间大反目,他这个当朝次辅就要挨雷劈了。 李春芳还要往下说,就听得禁门内钟鼓之声大作,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陈洪、司礼监秉笔太监黄锦各率一队太监,左右小跑出了禁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