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志皋毫不退让,声调逐渐变得严厉,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是圣人的话!” “那民为重呢?又是谁的话?” 朱厚熜拿出朝臣常说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顿时堵的赵志皋面红耳赤,继续道:“翻过几篇朱子格言,抄过几篇高头讲章,就敢在龙庭妄谈圣人之言,抨击新政,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涛涛龙威下,赵志皋还是跪了下去,但脑袋却仍然没有低下,发动文人最大的底牌,威胁道:“圣上,你这样做,难道就不怕千秋万代留下骂名吗?” “臣等不希望圣上在千秋万代留下骂名,恳请圣上撤销新政,以全圣德!”大殿外的文武山呼道。 殿内、殿外,反对新政之声震天。 时机成熟。 原本坐得笔直的裕王爷,顺势跪了下去,道:“儿臣请父皇慎而行之,施恩于天下,与民更始!”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陈以勤浑身一颤,万万没想到,久未关注的裕王爷会在这时与一干‘反臣’站到了一起。 辽王、楚王等亲王,眼神顿时热烈了起来,大明朝朱姓皇族宗室不睦,哪怕诸王父子之间,也常是‘父不慈,子不孝’。 历代先皇在世时,总要以此申饬几位亲王,削些藩地什么的,当今圣上也是如此,上任楚王更因此被押送至京师伏诛,焚尸扬灰。 如今皇帝家中也闹出了‘父慈子孝’的画面,诸王兴奋异常,天道好轮回啊。 朱厚熜死盯着裕王不语,裕王却没了往日的畏惧,慢慢说道:“请父皇恪守祖制!” 有了裕王给予的底气,赵志皋等文武的声音更加响亮了,道:“请圣上恪守祖制!” “好!很好!” 朱厚熜怒极反笑出声,道:“没想到前宋的朋党,在我大明朝又重现了,但你们不要忘了,我朱家皇帝,可不是宋廷赵家,我大明朝太祖高皇帝是从放牛娃成长为统领天下的皇帝,水里进,火里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铁骨头,硬汉子! 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给我朱家皇帝留下的东西不多,但骨子里的血,却是一脉相承的。 你们读过的书,朕全读了,你们没读过的书,朕也都读过。 朕是从宗人嗣的皇帝,当初大礼议之争,朕与杨廷和斗了几年,朕都没怕过,朕还能怕了你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