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陆炳想起锦衣卫对佛门、道门田地钱粮的记录,声调不由得冷了,“这个‘贪’因,早已扎根于所有佛寺之中,时至今日,连一些凡夫俗子都能看得出来,就别说拥有大智慧们的佛门大法师了。 但百年、千年的佛门大法师始终无动于衷,或许大法师们的智慧也解决不了人性的恶,也或许大法师们高高在上久了,不谙世事,佛门种种丑恶,悬而未决。 而内部无法解决的事,往往会从外部被人解决,这才有了三武一宗灭佛。 国丈爷,你可能会觉得妙法等人恶,也可能会觉得妙法等人贪,但无法否认的是妙法等人的智慧,无法否认佛门,这个遭受过历朝历代打击最多,却屹立不倒的道统的智慧。 从上元节以来,圣上请了不少人进京,有勋贵,有亲王,连亲儿子景王殿下也从藩地请到了京城,但无一例外,凡圣上所请之人,下场都不太好。 整个勋贵阶层,现在,只有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三位新晋爵爷,嘉靖年间以前所封的亲王更是全军覆没,只留下被除藩逐国的景王殿下还保着王位。 在接到圣上诏儒释道三教进京祈福,重定教序时,佛门便嗅到了‘灭佛’的气息。 甚至是‘灭道’‘灭儒’齐至。 为了道统存续,佛门大法师试图与道门大真人、儒门大贤者沟通,到京城后联手。 但骄傲了几千年的儒门,大贤者又怎么会瞧得上佛门? 科举、选官之法,都掌握在儒门手中,无惧者无畏,儒门大贤者干脆利落拒绝了佛门的提议。 而道门,又是中原大地传承最古老的道统,那些大真人素来深信‘清净无为’,再加上当今圣上又有崇道之名,道门大真人不相信圣上会把道门给绝灭了。 儒门、道门的不配合,佛门就只能自己上了,‘佛光普照’也好,‘独眼石佛出世’也罢,佛门做的,是想唤起圣上对于神仙、佛祖的敬畏之心,不敢去‘灭佛’。 可鸿门宴,终究是鸿门宴,宴中的沛公,没有多余的手段自救。 圣上不是霸王,朝中也没有项伯,佛门做的越多,便错的越多,死的人也就越多。” 过于聪慧。 有时也是种痛苦。 玉熙宫到了。 “宣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张元功觐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