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纵然有将领的个人魅力非常大,但再大,也抵不过鼓囊囊的口袋、肚囊。 辽东军是有反叛的可能,但不大,让山海关守将提高警惕即可。 一旦关闭门户,很容易打草惊蛇,让李成梁狗急跳墙。 戚继光不是不知道这个,但初上任兵马大元帅,又是谨慎的性格,使他不愿意冒一点风险,但俞大猷的话,仍是起到了些作用,同意向朝廷通报危险,却不必过多紧张。 逐渐冷静下来的戚继光,慢慢展露出大元帅的睿智,道:“给朝廷上疏,让朝廷下两道命令,一道,让辽东军加快清剿女真族,二道,准许北原省建设军团由西向东行军,以策应辽东军。” 名为策应,实为监视,只要发生意外事件,北原省这六万大军就能下场解决辽东军。 和辽东军那群打个女真族都费劲不同,北原省这六万人,在征伐北虏时,前前后后历经战事数百场,有不少百战之兵做骨,解决辽东军不是什么难事。 这两道命令,名义上是对李成梁战情推进过慢的不满,实际上也是对李成梁、对辽东军的防备。 俞大猷应允下来,但出于对五万辽东军将士的信任和身家性命,咬了咬牙,说道:“元敬,我想随同押运的牛羊,秘密前去辽东,会会李成梁。” 在嘉靖四十年以前,大明朝军队,尤其是边军,无论是东南军队,西南军队,或是九镇边军,境遇都十分困苦。 这些为大明朝流过血,为大明朝吃了无数的苦的普通将士,不能因为总兵官一人的行为而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 俞大猷想去辽东见李成梁,为其点出那法轮寺的所在,看看李成梁和辽东军的反应。 “志辅,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些?”戚继光眉头紧皱道。 倘若辽东军真发生反叛,俞大猷或许就回不来了。 俞大猷是拿自己的命,去和辽东五万将士的命赌一场。 赢了,辽东和五万边军无虞,输了,大将军的人头与辽东一镇俱失。 值得吗? 俞大猷重重地点点头。 他可以随意设计弄死一名驸马都尉,是那李和耻辱,是皇家的耻辱,也是大明军队的耻辱。 但他无法眼见几万将士遭遇险境,他是大明朝的大将军,辽东军,也是他麾下的将士。 戚继光没有再劝,盯着舆图看了许久,在那座半岛上划了个圈,缓声道:“元敬,小心李成梁失败后,叛逃高丽!” …… 戚继光、俞大猷在行动。 李成梁也在行动。 是日。 一道奏疏落入内阁。 辽东镇总兵官李成梁上疏,疏中指出,在鸭绿江的对面,高丽国在接收女真族人,就是高丽国在幕后支持女真族,而女真族和还没有完全覆灭,都因为高丽国。 高丽国背叛宗主大明,故李成梁进言行兵袭取高丽,建置郡县。 简而言之,李成梁以高丽国中有女真族人,怀疑高丽国支持女真族为由,要覆灭高丽国,纳半岛入大明版图,将之设置成大明朝的一郡。 奏疏先入玉熙宫,后转落内阁,五位阁老,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王崇古阅毕,为之沉默。 好久,张居正张开了嘴,道:“依我看,这样也挺好。” 凡是大明朝的敌人,朝廷早就有了论调。 北边、东北方向,最大的敌人,是鞑靼,想要的是大明朝钱粮,现在已经归降。 其次的敌人,是女真族,想要的是大明朝的命,现在正被犁庭扫穴。 再往下的敌人,就是高丽国,虽然宗藩关系一直在,但小动作始终不断。 每到夏秋之际,就会伪装成女真族军对大明朝的边镇、边民发动偷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