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成梁的剖心之言。 作为副总兵官的殷正茂不觉得感动,而为之汗毛倒竖。 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毫无顾忌的展露想法,那就是绝对掌控的局面。 李成梁,是吃定他了。 但是,殷正茂到底是实缺副总兵官、副将,与李成梁一样的品秩,所以,并没有被李成梁的威势吓住,非常清醒,道:“我姑且再称呼你为一句总兵大人,再劝一句总兵大人迷途知返,我辽军素来向往安宁,五万铁血之士誓死效忠的,也是我大明朝皇帝陛下,一旦反叛,只要圣上一纸诏书降下,全军便会受旨放兵,而那时,你及家族将死无葬身之地。” “养实,我远比你考虑的清楚,想的深远,我在做的,是殊死一搏。” 李成梁站起了身,紧盯着殷正茂,道:“圣上的残暴,远超历朝,纵太祖高皇帝亦难比肩,酷烈的圣律,贪墨百万两银子以上便要族诛,养实,忠孝二字,救不了你,救不了你的家族!” “恕难从命!”殷正茂不假思索道。 殷家的祖先,是南宋名将殷询。 殷家的祖地在南直隶丹阳,南宋末年,朝廷腐败,加上北元崛起,灭掉了西夏、金国后,兵锋直指南宋。 德祐元年,殷询是部将的身份跟随宰相贾似道从临安前往芜湖抵御敌军,无奈元军势力太大,殷询按照原路撤退至徽州府歙县,南宋灭亡,殷家就随着殷询落在了歙县。 终元一朝,殷家子弟没有侍奉过元廷,殷家子弟宁可家族败落,也不会背叛华夏。 道不同,不相为谋。 殷正茂到达主帐前,立刻就被几个如狼似虎、恶狠狠地校尉拦住了,李成梁在其身后,叹道:“如此,养实恐怕走不了了。” 随着李成梁的话落下,两个校尉走上来,熟练地将殷正茂胳膊向后一拧,一眨眼工夫就被捆得结结实实。 被擒住的殷正茂没有慌张,冷静道:“没有奉诏,你就拿我,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还是那句话。 辽东军不是李成梁的一言堂。 即便李成梁是总兵官,是这里的最高将领,也不能随便拿下副总兵官、副将。 “搜!”李成梁听而不闻,指着殷正茂命令校尉。 一搜就明白了。 在殷正茂的身上,“找到”了一封信,一名校尉将之拿到李成梁的面前,李成梁接过,没有拆开,笑望着殷正茂,道:“私通建州女真,背叛大明朝,给粮食,给武器,还帮助女真族躲避清剿,养实,这样的罪名,怕是杀你一百遍也够了,哪怕我现在斩了你,谁也不会反对,甚至会说我杀的好!” 这天底下,没有人比辽东军更痛恨建州女真族这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杀叛国贼,杀了就杀了。 栽赃! 这是赤裸裸的栽赃! 殷正茂目眦尽裂,想要痛骂李成梁这小人,但那领头的参将,就是李成梁的弟弟李成材,拿出准备好的黑布,堵住了殷正茂的嘴。 说归说,闹归闹,李成梁没有杀殷正茂的想法,这么大个人,以后还有用,道:“送养实到后帐好生歇着。” 李成材领命,将挣扎的殷正茂提溜到后帐中,任凭殷正茂怎么使劲,但那是猪蹄扣,猪都挣不开,又何况是他。 解决了殷正茂,李成梁、李成材带着亲军来到了偏帐。 主帐在下棋,偏帐在饮酒,总兵官、参将的到来,帐中的将校纷纷起身行礼。 李成梁说道:“念!” 李成材拆开了那封信,念出了内容,所有人惊诧莫名,与殷正茂亲近的四位将校当即提出了质疑,“仅凭一封不知真假的书信,便为殷总兵扣上私通敌族的帽子,我不信!” 闻言。 帐中的将校们也多了几分怀疑。 李成梁面对质疑,不紧不慢道:“李平、黄胜、张非、刘仓,本将截获私通敌族的线报中,也有你们图谋不轨的证据,左右,拿下了!” “是。” 四个人还没有来得及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总兵的亲军便冲了上来,两个擒一个,按照殷正茂的待遇,捆得结结实实。 那个提出质疑的偏将李平忽地一跃而起,拧着脖子问道:“你说我们私通敌族,图谋不轨,有何凭证?就凭你一言就想杀人,没那么容易!” “搜他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