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赞助的意义-《遇见你是冤还是缘》


    第(2/3)页

    “你理解错了,”我说,“我现在不愁家长,愁的是有意愿上辅导课的大学生。这一点,我估计我们学院已经饱和了。”

    “也就是说你想鼓动其他大学的学生加入我们的平台。”丁莹说。

    “鼓动这个词听起来虽不舒服,可就是这个意思。”我看一眼丁莹,“随着我们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我们平台,家长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到时就势必会造成僧多粥少的状况。”

    “所以你才想到要赞助。”艾贞子说。

    “以赞助的名义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势必也会激发更多人的兴趣。足球是很有凝聚力的,一旦比赛,会有很多球迷过来观看,我们的广告效应就出来了。”

    “可你赞助的也太多了!广告效应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徐峥平依旧忧心忡忡。

    “我看,可以试试。”丁莹说。

    我看向丁莹,但是丁莹把眼光转向别处。

    “我也赞同。”艾贞子说。艾贞子的眼神充满了鼓励。“郑启航总是不按常规出兵,他想的总是有道理的。”

    储火玉不说话。她不说话那就是支持。

    “那就这么定了。”我说。

    “我还是劝你慎重,金大,”曹水根说,“毕竟这项投资几乎都是你的钱。”

    “谢谢兄弟提醒。就赌一把吧。”

    我记得我去找主办联赛的学院团委领导说出我的意向的时候,团委领导近乎感激涕零。

    学生赞助学校,这可是从来都没有的事呀。

    “那哪能不行?”团委领导说,“这是好事呀。不瞒你说,我正愁着到哪儿去要这一笔资金呢。艾院长那里我都去了好几趟了,希望提高今年奖金的额度,可都没有批准。”

    “这么大的学院还愁这点资金吗?”我不解。

    “哎呀,你不知道,今年学院的开支特别大,院长在开源节流。再说,这种联赛,院长他们本就不重视。哎呀,管他勒,不说,你打算赞助我们多少?”

    “四千,够吗?”我伸出四个手指头。

    “四千,”团委领导瞪大了眼,“够够够够。郑启航同学你不会跟我开玩笑的吧?”

    团委领导由激动转为怀疑。

    “我已经把现金带来了,”我指了指我的包。

    俗话说,拿了人家的钱手软,团委领导接过四千块钱之后对我提出的要求全都应承。

    话说回来,那算什么要求?

    挂横幅,打“青春书屋”和平台的名字,比赛期间允许我们在主席台上设点宣传,签名售书,对比赛不都一点影响都没有吗?哪有不应承的?傻子才不应承。

    一开始,人们似乎都过于关注赛事,对什么赞助,什么书屋,什么平台的,没有一点兴趣,我们那几个在主席台上的工作人员几乎忘了自己的职责。

    可随着赛事的发展,随着我们学院足球队不断晋级,其实,就是随着我在赛场上的表现越来越突出,我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赞助,青春书屋,和家教服务联络平台便越来越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好像走到哪都听到这方面的议论。

    有很多人好像有吸引力一般走去主席台,我们在主席台上设定的宣传点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

    宣传单,徐峥平已经追印了好几次了。

    最后一场,冠亚军赛,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队对航空大学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