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珺琪往事六五——收吓-《遇见你是冤还是缘》


    第(2/3)页

    女医生在盐水里添加的药换了又换,还是降不了我的体温,她没辙了。“这是怎么回事?我行医都三十多年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正哲妈妈,你还是送医院吧。”

    “要不,”女医生背着药箱离开我的房间,走到房门口她转身和阿姨说话,“你还是找找金莲婶吧。”

    “找金莲婶?”阿姨有点诧异。金莲婶是街上一个很会“收吓”的人。

    “琪琪估计是吓到了。说起来,我一个做医生的不应该相信这些。可是,很多东西还是信的好。”女医生很是无奈。

    “好,那我马上就去找金莲婶。”

    待女医生走了,齐正哲拉住他母亲的手,“妈,我看还是让琪琪去住院吧。‘收吓’不是针对小孩子的吗?”

    生病期间,齐正哲一有空就来陪我。

    “虞医生都这么建议,就先‘收吓’,‘收吓’收不好,再去住院。”阿姨说。

    齐正哲没有再坚持。

    “收吓”是齐家屯老百姓对一种用土方法应对某种疾病的称呼。一个人被某件突发的事情吓到或遇到、撞到不吉利的东西(这东西往往是阴间里才有的——或可简称为撞邪)生病发烧,而后去请金莲婶一类的人来应对(不同于道士做法却有点像,或可看成其旁支),就叫“收吓”。

    不过,这样的病人往往是一两岁两三岁的婴幼儿,绝没有听说像我这么大的成人也还要“收吓”的。

    金莲婶很快就被请来了。当然是晚上的时间。我印象中“收吓”总是在晚上进行。不过,后来,当“收吓”成为一种职业之后,也在白天进行了。

    这是我第一次见金莲婶。已经六十多岁了,一头银发,慈眉善目。她伸出纤长的手摸了摸我的前额,说了声“好烫”,然后和阿姨交流了几句,便递给阿姨一个用来舀米的竹筒(齐家屯人称之为升筒)。

    是一个用旧了的升筒,竹纹都已经被磨光滑了,由此推测找金莲婶“收吓”的人可不在少数。

    阿姨拿着升筒出去了。金莲婶在房子里踱步,简单地和我交流了我父亲去世的一些情况。

    阿姨回来了,升筒里装了满满的米。

    金莲婶接过升筒,把米抹平,而后蒙上一块布,走到我床前,在我平躺的上方对着我晃动升筒,并且嘴里念念有词。

    金莲婶半眯着眼睛,一脸的虔诚。

    不知为什么,在金莲婶这么操作的时候,我总感觉身体里有一股热流在游走,肚子不停地咕咕叫。我说不清楚那是一股什么样的热流,它走到哪里,哪里便暖暖的。并不是发烧带来的热量,因为那种暖的感觉绝对很清晰。

    大约过了半分钟,金莲婶突然往后倒退了一步,发出“啊”的一声,把我和阿姨都吓了一跳。

    但我和阿姨都不敢吱声。

    就见金莲婶停止晃动手中的升筒,睁开眼睛看了我好一会儿。

    我被看得极不自在。奇怪的是,金莲婶停止了晃动,我体内某种东西游走的感觉也即刻消失。

    这真邪了。本来极其疲惫的我,又来了点精神。

    “琪琪这回可是吓得不轻啊,”金莲婶终于开口说话了。

    “是啊是啊,高烧了三四天了。”阿姨说。

    “我问一个事,”

    “问我吗?”阿姨说。

    “不是,我问琪琪。”

    “什么事,婆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