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其实很牛-《基因战争之起源》
第(3/3)页
陆天宇知道郑翰之不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单兵盔甲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技术也很成熟,只要有材料、有资料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制作出原始的单兵盔甲。
自己很清楚在液态金属方面的知识很欠缺,在没有弄清楚液态金属的性能之前,陆天宇准备把实验室数据库中,关于液态金属的实验全部亲手制作一边。现在陆天宇就好比一个学徒,把师傅做过的东西先模仿一遍,找到感觉的同时,掌握液态金属的运用原理。
模仿也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
这样虽然效率低了一些,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陆天宇从来都是这样研究每一个新事物。这种习惯已经养成了很多年,很小的时候,自己拆装电动玩具,每一个电动玩具都会组装上百次,一直到闭着眼睛也能拆装自如。在熟悉每一个电动玩具的同时,陆天宇心里也清晰的形成了物体的结构和运作原理,时间一长,这种习惯便保留下来。
“你不要告诉我,你在这里很无聊,所以才制作这些东西消磨时间?”
“你看我像是无聊的人吗?”
郑翰之摇摇头:“不像”,跟陆天宇接触一段时间,郑翰之发现陆天宇做事情有规律、有计划,甚至带有某种不为人知的目的性,自然不会把时间浪费到单兵盔甲上。
“这海鲜最正宗的吃饭就是用清水煮,很多事情本身并不复杂,是人把事情想复杂了,最后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液态金属是一种有很大发展前途的材料,至少比我们想像的用处大的多,因为思维的定式和自身的一些缺陷无法广泛的应用,所以我准备从头考虑液态金属的使用价值。”
郑翰之对立陆天宇如何使用液态金属不感兴趣,液态金属当初发明的时候,很多研究者都抱着浓厚的兴趣,投入一万分的激情研究,最后发现液态金属本身具有产品缺陷,使用范围也狭窄,除了一些特定的领域外,其他地方已经看不见使用液态金属了。
木材比工程塑料好吗?人造材料一定能取代天然材料吗?许多事情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人类使用了几千年的蜡烛,现在还不是有人在使用。
对于这样的讨论,陆天宇根本就不想参与,即使是和郑翰之在一起,陆天宇也不准备去争辩。
陆天宇有自己的想法,不想人云亦云,在没有亲手验证后,自己是不可能放弃的,不会因为别人实验过,就能动摇陆天宇的决心,就算科学权威也不行。
郑翰之发现和陆天宇接触越多越看不透陆天宇,就好像有一层浓密的雾遮蔽了视线,明明在眼前,却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在郑翰之的实验室里,“表妹,你不想去看看天宇,和他谈谈,我发现你好像很在意他。”
郑昭韵捋了一下鬓角的秀发,将一叠文件放在桌案上道:“他有自己的空间,他不属于这个地方,也不属于任何人,表哥欣赏他,但是还不可能留住他,这是你要的陆天宇资料,我带来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