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摘桃子-《娱乐王朝》


    第(2/3)页

    他是很独特的存在,身上既有那些符合匡扶正义、前行的引路者的正面引导性的正能量东西,却又不失有担当的新生代华国年轻人形象特点。

    这样的年轻人,「别人家孩子」的意味很浓烈,任何家长都不会反对自己的孩子去喜欢,去追求,也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成年人学习的榜样。

    此时的刘清山,对这些人在围绕着自己产生各种联想还是挺尴尬的,赶

    紧客气了一番后抓紧离开。

    望着他走路都带风的高大背影,隆晓清的口中还在意犹未尽:「看到了吧?哪一个年轻艺人有他这么平易近人的做派?一点也不端着,见了谁都点头哈腰地谦逊,但该强势的时候对一切都无所畏惧,他在民间树立起来的个人形象,早就超脱于海报跟炒作宣传了,而且一直在脚踏实地的干实事!」

    其他人都在不由自主地点着头,显然细细分析一下,都在觉得隆晓清所说的这些道理,均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下午的活动现场,如同上午一样,还是在一种激奋、积极的氛围当中进行的。

    它既像一个茶话会,又像一次业内专业人士的大***,几乎人人勇于发言,敢于上台表演。

    当然这只是针对于这些跟传统曲艺艺术有关的人士而言,或许他们更看重今天对自己是一次难得的表达机会。

    毕竟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场合,会以他们这些有自身专业却几乎面临无饭可吃的形势窘迫的特殊群类为主的表达舞台。

    之所以说它是舞台,不仅是需要上台表演,有国家媒体的摄像机拍着,还在于这个无可替代的发声渠道的稀缺性。

    更不要忘了一点,他们这类人所从事的职业,在解放前属于下九流,四五十年前属于社会最底层,二三十年前属于破四旧的主要对象,近些年又属于被市场淘汰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又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在传承方面严重缺乏系统教育和发展的过了时的传统曲艺文化。

    或者说它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社会地位是始终尴尬存在着的,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若再不被重视起来,被时代所遗忘几乎是必然的。

    如今却有了这么一个可以展现自己的机会或者说是舞台,他们当然只会是无怨无悔地全身心投入其中,除非你对自己所拥有的艺术传承早就死了耐心和热爱。

    况且这还不是简单的民间艺术探讨,无论刘清山的节目还是国视的重视背后,都有庞大的民众关注基础,远远不是近些年偶尔才有的干打雷不下雨的所谓业内会议所能比拟的。

    但艺人们在付出空前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刘清山大部分时间并没待在现场,而是把侯大师请到了一个房间内埋头讨论着。.z.

    按照刘清山的节目设计,这两期的内容之外,还会有大量的旁白式解说词,目前就是给观众们普及这些民间即将面临失传的传统艺术。

    而负责画外音的人就确定了由侯大师来亲自完成,既是因为他的声音更广为人知,还在于他就是业内的从业者。

    再就是他本身还是铁路文工团的团长,业内的知名度更高,一些所涉及到的具体数据和发展走势分析更具有权威性。

    但这种旁白式介绍,并没掺杂任何的说教,而是单纯地以一个曲艺世家的视线角度,来阐述这个行业的始末缘由以及从盛极一时到逐渐落寞的前因后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