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种田模式它真不能-《炮灰生存手册》
第(1/3)页
心里恨着浪费的颜芷最后还是亲手从那玉盒的盒盖上凿了一枚玉镯出来。
玉盒比常人的巴掌略大,这里所说的巴掌,是指一个可以充当壮劳力的成年男人的巴掌。
以此做对比,要在这玉盒盒盖上掏出一枚镯子来,是绰绰有余的。
若是换成手艺好的工匠来做,甚至有可能从中掏出两枚镯子。
颜芷没有如周氏所说的那样从石匠那里借凿子――这不是搞笑么?
用那种凿大粗石头的凿子来凿玉?
玉会哭的。
她和二妞儿一起到上村口修农具的铁匠那里打了一柄三寸长的小凿子,又定做了一把斜切面四分宽的刻刀,然后用这两样简单的工具,花了三天时间,终于修出了一枚镯子的粗坯。
当然,这其中还插播了一些颜家人的小纠结:“大花儿,凿玉这个事儿,你真的没问题?”
这是犹犹豫豫的周氏。
“姑娘啊,不然还是让爹来吧,爹是男人,力气好歹足些。”
这是颜宝柱。
“大姐……”
只说了两个字,附带着一双不信任的小眼神的,是颜二妞儿。
颜芷一力镇压:“不然还能有谁?爹你要养病,娘你的手不够稳,二妞儿……二妞儿你还太小了。这凿玉的事情要是我不来做,谁还能做?外边的人吗?你们放心好了,这事儿能有什么难的,又不是要雕朵花出来,只是凿个手镯大小的圆圈儿,只要小心些,我怎么可能会做不好?”
于是周氏息声,颜二妞儿垂首,颜宝柱默默叹气,也不再说话了。
再回来说玉镯,话说以颜芷的欣赏眼光来看,像这样雨过天青色的软玉当然还是做成圆镯会比较有韵味。
只可惜圆镯对工艺要求比较高,而她现在的条件,就算她在颜爹他们面前说得再怎么有信心,她的水平也就这样,顶多顶多也就能做出一枚扁镯来。
盒盖约有一厘米厚,做成扁镯就是一指宽的那种。
刚好颜家还留着些颜宝柱从前打猎留下的獐子皮,颜芷就用獐子皮包裹着细砂一点点对玉镯进行打磨。
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十天,十分耗费人的耐性和水磨工夫,直到玉镯被打磨得光滑圆润,颜家仅剩的那点獐子皮也全被颜芷磨破了。
成品的玉镯形状周正,扁镯的切面正是一指宽,五分厚。
若是将镯子举起对着光亮处看去,甚至能从那天青色的镯身上看到一股挥散不去的烟雨之气。
李商隐曾有诗曰“蓝田日暖玉生烟”
,可见上等的美玉往往光华朦胧,如带烟气。
虽然李商隐说的是蓝田玉,而颜芷现在身处的是一个不知从何处而起的异世界,那玉盒的玉材更是不知产自何方,但美好的东西总是存在着一些共通点的。
颜芷磨好了玉镯,日夜盘玩,到后来,几乎就要生起“还是自己收着不卖了”
的心思。
当然,这念头只是一晃而过,几乎没有怎么抗争就被现实轻而易举地给打败了。
至此,从颜芷和二妞儿寻到玉盒起,已经过去了二十天。
给颜宝柱买药和颜芷做凿子刻刀的花费已经让本就清贫的颜家更加清洁溜溜,周氏已经催了好几次:“大花儿,你说要磨的那个玉镯,到底磨好了没?”
玉是要养的,新雕的玉饰更需多多沾染人气方能盘出其内蕴的光辉来,这就是所谓的玉不琢不成器。
颜芷虽然是个半调子,但好歹曾经玩过小件的石雕,像昆仑冻石就是外观上非常接近玉石的一种石头,因此玉雕上一些基础的常识她还是知道的。
当然,古人怎么切割玉石这种高深的问题不要问她,因为残酷的现实已经让这个问题成为她心中的痛了。
她又痛又纠结地说:“娘,这个玉是要琢磨又琢磨的,你要说磨好没,它永远没有磨好的时候……”
“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