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本这里有不少玩家,西凉铁骑出来后,大肆杀戮。 地面上,还有不少玩家死亡爆出的装备。 众人等了许久,才见远处乌泱泱一大群人影。 不多时,马蹄声震天、尘土翻飞。 “父亲,蔡邕带到!” 牛辅飞马前来,翻身下马,身后跟着李傕、郭汜二将。 董卓挥挥手,大笑道:“你们辛苦了,先下去休息!” “是!” 三将上马,将兵马带走。 牛辅的军队离开后,前方的空地上只剩一队马车,约莫有十余辆。 为首马车上下来一五六十岁身穿素衣、须发半白老者。 看见此人,董卓一路小跑过去,边跑边大叫道: “伯喈兄,你能来辅佐卓,卓三生有幸啊!” 百官见董卓跑过去,连忙跟上。 蔡邕扶了扶老腰,拱手道:“一把老骨头,承蒙相国看得起。” 董卓一把扶住蔡邕,大笑,“走走走,伯喈一路舟车劳顿,老夫要亲自为伯喈兄接风洗尘!” 马车上前,董卓与蔡邕共乘一辆马车入城。 一入城,董卓一口一个伯喈兄叫的亲切,嗓门还很大,与当日跟未央进城情景差不多。 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路两旁,依旧有不少百姓。 当众百姓知道与董卓同乘一辆车的是蔡邕后,看向蔡邕的目光皆崇拜不已,与当日看未央的眼神完全不同。 蔡邕世间大儒,名声本来就好。 做官时又屡次进献治国良策,可惜皇帝昏庸,虽偶尔听从,可只要十常侍从中作梗,之后蔡邕便被陷害。 不止是蔡邕,汉灵帝在位时,不少忠臣进言,他也都听从,但是要十常侍一插嘴,忠臣立刻成奸臣。 能保住小命,就算你幸运。 所以即便是蔡邕这种人投靠董卓,也不会影响蔡邕的声望,百姓自然脑补出一个老头子被董贼胁迫,不得已出仕的剧情。 相国府,董卓设宴。 之后,蔡邕被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 董卓对其礼遇敬重,可见一斑。 未央心中感慨,怪不得后面董卓死,蔡邕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董卓哭泣。 虽说是董卓强征蔡邕,但对蔡邕的确够好,后面董卓多有杀戮,只要蔡邕劝谏,董卓基本听从。 黄忠很快回来,还将吴匡带来。 未央惊讶道:“京都危险,你怎么亲自来了?” 吴匡道:“将军于我有大恩,如今正是将军用我之时,吴匡敢不效命?” “将军放心,如今董卓执掌京城,杀何苗之事没人会追究了。” “嗯?” 提起何苗,未央忽然想到何皇后。 按理来说,董卓废帝之后,刘辩与何皇后一同被李儒鸩杀,可到现在,都没有二人被杀的消息传出。 这二人是被杀了?还是活着? 吴匡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将军,这上面的人都是可信之人。” “只要他们见到我,我可保证他们效忠将军。” 未央接过信,扫视一圈,上面有四五十人。 然后,他就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高顺。 指着信上的名字,未央欣喜道:“这高顺你也有办法让他效忠我?” 吴匡点头,“我曾是大将军何进的下属,高顺与我是同袍。” “高顺为人木讷,寡言少语,因此得罪不少小人。” “我知此人是个重感情之人,曾多次相助,高顺对我也是极为敬重。” 未央大喜道:“好,就他了,入夜之后,你与汉升乔装打扮,前去将高顺请来见我。” 入京之后,未央便开始谋划如何出京。 他带来的军士中,有三十人被他秘密放出,暗中监视董卓诸将。 只要这些人不在宫中,这些人的消息还是很容易查到的。 宫中都被换成西凉兵,未央很难安插自己人进去。 高顺,未央也派人去查找过。 与典韦一样,高顺也被派去守城门。 然而,典韦现在还是个小头目,高顺直接降成了兵卒。 看来,高顺的性格让他吃了不少苦。 入夜,黄忠与吴匡从后面出去,未央于府中等待。 两个时辰后,二人回来,高顺也被带回。 “将军!” 看见未央,高顺拱手,神情平静如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