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眼见孝明帝迟迟没有开口,罗大人心底冷笑,面上却做出一副为君分忧的模样。 “陛下,如今粮食吃紧,存粮还要可着西、北边境先用,哪有余粮分去济、定两州。” “爱卿说的是啊!”这番话再次说进孝明帝的心坎。 孝明帝两眼放光地看向罗大人,等着这位老臣是否还能再说出什么有用的建议。 “老臣倒是有个办法……” 罗大人刚一开口,孝明帝便迫不及待地道:“爱卿快快请讲!” “老臣也是受了幽王这事的启发,幽王能够拿出万石粮食,京中一些积累深厚的勋贵、大臣府上,就算拿不出万石粮食,拿出个百石、千石粮食,想来还是不难做到的。” “如今各地粮食吃紧,许多受灾州域都等着京中拨去赈灾粮食,陛下倒不如借此机会,呼吁大家一同捐粮,就算拿不出百石、千石,一家只出几石粮食,朝中这么多大臣,一家捐上一点,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额。” “怎么也定是比幽王那万石粮食,多出许多的!” 罗大人说完,孝明帝摸着下巴,陷入深思。 这倒真是个好办法。 只要费些口舌,就能拢来大批粮食。 京中那些个勋贵、大臣府上有多富庶,他心底还是有些数的。 就算捐不出粮食,捐银子也行。 就像罗大人说的,一家捐上一点,这送去济、定两州的赈灾钱粮不就出来了? 他只需要多派些人手,护送这批赈灾粮食。 等到将粮食送到,让百姓记住他这位帝王的“仁心”,就可以顺势将身在济、定两州的幽王捉拿归案,押送回京。 一举数得! “罗大人真是妙计啊!” 为今之计,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如何能让这些勋贵,大臣,乖乖地捐钱捐粮。 “这个好办。” 罗大人胸有成竹地回答,“陛下只需先找几个人带头,再奖些好处便是。” “到时大家有了参照,自会源源不断自发参与捐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