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威尔斯不解,威尔斯震惊,威尔斯忍不住拍起了手! “这不仅是对爱情的控制,也是对自己力量的证明。而这一点,恰恰在传统的道德化爱情故事中是无法实现的。”奥查特夫人感叹道,“我自己都怀疑,这篇日记是不是真的存在。它看起来完美地触及了读者们内心深处那些尚未被发现的需求和渴望。” “听起来很有道理!”威尔斯不禁为这位夫人的精彩发言鼓掌,对自己的好友说道,“我没有想到,这种文字里居然隐藏着这么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我也没想到,”经纪人一边鼓掌一边感叹道,“听她这么一说,那些浮夸的文字似乎也变得理性起来。” 威尔斯的手一顿,立马摇摇头道,“虽然理解了,但我还是难以接受。” 奥查特夫人打开了话匣子之后,大家也纷纷开始踊跃发言,探讨这种复杂的情感需求和文化现象。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的忧虑也越来越明显:这种风流多情的男主角人设,会不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所有的印刷品看起来都十分权威,如果读者们被这种男主角影响,妄想着能征服一个风流浪子…… “我们必须做些什么,”分享的作家沉重地道,“我真担心再过几天,就会涌入一堆风流男主角的小说了。” 对许多作家来说,文学不仅是个人艺术的表达,还是一种谋生手段,可以想像,当他们知道女性读者们多么喜爱花花公子男主角的小说,肯定会去迎合这种新的文□□流。威尔斯已经听到隔壁作家在探讨如何给这种男主角设定一个更复杂的背景了——“由于过去的创伤或情感的缺失,才会表现出花心的个性,最后将逐渐被女主角救赎,为了她浪子回头。” 听完奥查特夫人的分享,威尔斯一听这个短小的梗概,就觉得肯定会大受欢迎,但是他一想到那些阅读这篇故事的女士,会去“感化”、“救赎”多情浪子,他就眼前一黑,顿感大事不妙。 如果这种风潮真来了,所有的作家都会纷纷投入这场追逐的比赛,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类似的故事。而读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可能会开始以此为模板,去审视自己与男性的关系,甚至将其内化为自己爱情中的理想模式。 那就真的丸辣! “是的!我们必须做些什么!”参与讨论的作家们一边点头,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道,“……但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在报纸上公然批判这种文学?”一位评论家思考道,“虽然那只是一篇日记,但如果等到真的出现类似的小说,那就晚了。” 作家们点点头,“在形成风潮之前必须警告那些家长们,让她们提高警惕。” “仅仅批判还不够,”威尔斯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需要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