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80式主战坦克,鹰酱、北极熊能够得到的性能数据,都是来自于80式主战坦克出口版,其他坦克装甲车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们能够获得到的盘山集团生产的坦克装甲车,只有出口版。 至于自用版,依旧处于保密状态,一辆都没有出口过。 坦克装甲车的位置,时刻进行追踪着。 刘韬在贵飞集团,安排制造三架‘海东青’无人侦察机原型机,从而有四架‘海东青’无人侦察机原型机,好进行一系列测试。 技术交底后,安排生产任务。 刘韬刚好看到又一批次飞机交付给空军。 目前贵飞集团的生产线,一年可以生产48架歼10战斗机、48架歼11战斗机、100架歼7系列战斗机、100架雄鹰高教机、100架雷雕直升机、10架‘海鹰’战斗机。 从今年开始,未来三年都会保持着这个产量,三年之后也就是1997年,随着脉动生产线投产走入正轨,歼10战斗机、11战斗机的产能都会迎来一次爆发。 根据今年的生产任务,48架歼10战斗机,24架是外贸版,交付给海外订单,24架生产自用版,交付给空军,按理说,贵飞集团应该是生产外贸版专门出口,只是成飞效率比较低,又没有贵飞集团资金雄厚,以至于到了今年,歼10战斗机的产量才堪堪达到24架,产能只有贵飞集团的一半。 而这还是贵飞集团支援,不然的话产能还更低。 空军现在将歼5战斗机全部退役,大批量的在退役歼6战斗机,特别是那些服役年限久的歼6战斗机,计划在未来几年将歼6战斗机全部退出现役,迫切需要大量先进的三代战斗机。 在这一方面,自然需要贵飞集团将一半产能交付给空军。 而且对于空军而言,最主要的采购贵飞集团的可以赊账,到时候年底钱一抵消,就二一添作五不用给了。 无非每年跟有关部门吵吵架,反正这事这么多年都这样,已经习惯了。 脸皮厚吃不够,脸皮薄吃不着。 若不是盘山集团需要按照合同协议交付给客户,维持着自己信用招牌,空军巴不得盘山集团全部生产自用版,然后都给空军。 至于歼11战斗机,今年的全部产量48架,都会交付给空军。平均下来一个月产量可以达到4架,作为高低配中的高配战斗机,歼11战斗机的优异性能让空军非常满意。 歼7系列战斗机,主要是生产达到二代半的歼7改战斗机以及歼教7A高教机,以及对原来的歼7战斗机进行现代化改造。 雄鹰高教机,这就是妥妥的高级教练机,也是盘山集团对外出口教练机的拳头产品,甚至对于一些舍不得花费巨资购买三代战斗机的国家,都会买雄鹰高教机当做自己空军的三代战斗机,参与到战斗。 第(2/3)页